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2017年会暨港澳台百名企业家“一带一路”商贸投资宁夏行交流对接峰会的组织、安排非常周到,此次参会人数之众、规模之大在海外媒体的活动中都属少见,主办方宁夏报业传媒及香港大公文汇能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实为不易。为了让海外归来的媒体和企业们对宁夏有更深入的了解,大会还安排了A、B两条线路实地考察。自幼在内地中原长大,从未领略过大漠黄沙的我,毫不犹豫选择了包括沙坡头、六盘山在内的B线。
第二天的会议刚结束,负责中国花博园河北馆建设的贾宗华专程来宾馆,邀请与河北省林业厅的几个朋友聚一聚。盛情难却,随从前往。边远异地,老乡见老乡,虽不至于两眼泪汪汪,可推杯换盏中时间飞逝,回到宾馆时已近子夜,灯火通明的大厅里接待人员还在忙碌,认真、负责的施小姐热情地打召呼,告诉我B线清晨五点钟会叫醒、六点半准时出发,还特意叮嘱:“不要迟到哟。”
将行初逢魏书记
怕什么偏会来什么。放心于宾馆“叫醒”的我,一睁眼看到了六点半一下慌了,抱起电话给服务台:“我的叫醒电话怎么没响?B线走了吗?马上下去,请等一下!”待拎着行李冲到楼下时,宾馆的工作人员说B线的两辆车等不及走了,正当有些绝望时,走过来一位中年男士,大概看出了此时的心情,和蔼地说:“别急,接待组的备用车会启动,会让您赶上大部队。”帮着把行李装上车,让我先去餐厅用早餐:“空着肚子怎么赶路呢?”一通忙碌后刚在餐厅坐下,他又出现了,我马上紧张地问:“要出发?”不等他回答赶紧拣了两片面包:“咱们走吧,车上吃。”“太少吧?”他顺手拿了枚白水煮蛋。自此,开始了三天的旅程。
看我吃饱喝足,这位儒雅的男士自我介绍,略带口音的普通话起初有点不适应,讲了两遍都没听清,他干脆大声地说“禾女鬼的魏,宁报传媒集团纪委书记,魏志胜!”认真而坚定的语调和表情逗的我哈哈大笑,绷了一早晨终于放松了下来。我称他为魏书记,他呼我为董事长。
艾依河畔花成海
车子向南沿亲水大街行驶,路边水流清澈,大片的雏菊、薰衣草竞相开放,连成了一片花的海洋,不由得频频拍照、赞叹不已,魏书记开玩笑说:“此行这么多人,只有你看到了这里的美景,因为大部队走的不是这条路”,“哦,那就因祸得福了呗,呵呵。”
说实在的,印象中的纪委书纪大多严肃、古板,不好打交道。这位魏书记倒是儒雅可亲。
路边的清水一直随车前行,非常惊诧于这座西北干旱、半干旱带的首府城市,为何与水这样有缘?请教魏书记,他告诉我眼前的河叫艾依河。银川本就有“七十二连湖”,秦渠、汉渠、唐渠等水利工程及富庶的引黄灌溉区,孕育了“塞上江南”的自然环境,明清时期,月湖夕照、汉渠春涨、连湖渔歌、南塘雨霁等景观就是当时西北胜景;现在则拥有宝湖、官湖、鹤泉湖、鸣翠湖、三丁湖、化雁湖、西湖等数十个浩浩荡荡的湖泊,银川已经将众多湖泊相连,构筑起了城市流动循环的水环境生态圈,可以说银川近十分之一的面积是湖!

这番讲解,一下解开了几天来心中的疑惑。窗外的艾依河上,几艘游艇推开翠绿的波浪悠闲前行;丽日蓝天之下,茂密的芦苇伸展着多情的手臂,欢快的水鸟吟唱着动听的乐曲,背景则是拔地而起的片片高楼……
湖光山色、水韵灵秀,这些温婉典雅的词与银川相配显得那么相得益彰,不由得感叹:一座城市,有了水就多了几分灵气,而银川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灵性的城市。
贺兰山下闻金鼓
看我听的有味,魏书记干脆从手机上调出了地图,详细讲解起来: 简单说来,宁夏有几个两和一:“两山一河”——贺兰山、六盘山、黄河;“两沙一陵”——沙湖、沙坡头、西夏王陵;“两堡一城”——将台堡、镇北堡、古长城;“两文一景”——西夏文化、回乡文化、塞上江南景观,这些构成了本地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
银川夏天云阔天高,能见度很好。魏书记指着远处的山脉,告诉我那就是贺兰山了。苍莽的贺兰山气势雄伟,如万马奔腾横亘在宁夏之北,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它既是我国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山势的阻挡,既削弱了西北高寒气流的东袭,阻止了潮湿的东南季风西进,又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对银川平原发展成为"塞北江南"有着显赫功劳。“我们当地人都把贺兰山称之为‘父亲山’啊!”从魏书记深沉的语调中,能够感受到对这座山脉发自内心的崇敬。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贺兰山仿佛就是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代名词,据我所知,在中国的大山中,没有哪座像贺兰山几乎一直处于承领战争的状态中。”魏书记点点头道:“是的,11世纪初到13世纪前半叶的200多年的时间里,发生在贺兰山的战役基本在西夏人和辽国之间进行。西夏后期,贺兰山成了大白高国抵御来自北方蒙古族铁骑的一个屏障,见证了蒙元、西夏两个政权多次交锋。后来随着清朝疆域面积的扩大,贺兰山东边不再有大的战事,近现代史中,贺兰山才相对宁静了。不过,好多人以为岳飞‘踏破贺兰山缺’指的是我们这里,据考证,岳飞未曾到过银川,词中指的应该是河北省磁县同名的贺兰山。”

望着侃侃而谈的魏书记,我好奇地问:“博学而又善教,您不会做过老师吧?”魏书记呵呵一乐:“董事长猜对了。老家在固原,之前做过十几年的老师,后来参加公务员考试来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现任职于宁夏报业传媒。这条线路很熟,仅是最近就跑了好几趟了。”
红寺堡区品酒香
很快到了红寺堡,和大部队顺利会师。
红寺堡区位于吴忠市,年均3060小时的光照、8.5摄氏度的昼夜温差以及优质的黄河水资源,使红寺堡成为生产无公害、绿色葡萄产品的最佳地区之一,所产葡萄纯天然糖度达22-24%、含300种营养元素,抗癌单宁成分排在全国葡萄种植区前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生产环境,使红寺堡区成为世界酿酒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作为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明星产区,红寺堡区获得了“中国葡萄酒第一镇”称号。
因为前面的车上较拥挤,从红寺堡出来时有十几位记者调到了我们的车上,这下子热闹起来。香港大公文汇西北新闻中任的刘娟和大公文汇海外版总编王国辰坐在我的后面,魏书记担心海外记者流量不充裕,主动打开热点让我们用他的流量,这之后开始与前车上的玩抢红包的游戏,包少人多,起初魏书记也参与一下,我开玩笑地说:“书记您若想多抢,热点先关掉,我们仨就没戏了,您可以抢上再打开,哈哈。”后来手机速度慢下来,书记干脆把手机放到我们中间当WIFI热点,自己则闭目养神了。
在后面景区里,当有个记者要加我微信时,发现居然有WIFI,仔细一看是热点,抬头发现了不远处的魏书记,我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刘娟和王国辰,这之后,“跟着书记蹭热点”成了此行中好玩儿的节目。
中宁枸杞红天下
采访团来到枸杞庄园时,第一次见到新鲜枸杞的记者们看到一望无际的田野个个都很兴奋,亲自尝试后发现,要把娇嫩的枸杞小心完整地摘下来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果真是“粒粒皆辛苦”呀。
我们来到的玺赞庄园地处中宁县,中宁是世界枸杞的发源和原产地,人工栽培已有600余年历史。得益于宁夏河套灌区特定的生态地理环境和优越的水土光热条件,这里的枸杞具有粒大色鲜、皮薄肉厚、口感纯正、甘甜爽口的特点,素有“天下枸杞出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的美誉。早在1961年,中宁县就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枸杞生产基地县,1995年和2000年又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中国特产之乡”。
带着好奇,采访团参观了生产车间,观看枸杞从清洗、脱蜡到烘干的过程中,讲解员告诉我们,枸杞具备药用及食用价值。中宁枸杞除富含蛋白质、植物脂肪、无机盐外,还含有锌、钙、锂、硒、锗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促进和调节免疫功能、保肝和抗衰老三大药理作用。
新鲜的枸杞脆脆、甜甜的,关键是自己辛苦劳动的果实呀,大家都小心放好了。可魏书记上车后就把自己的贡献出来了,让大家随便吃、随便拿。这个西北汉子,还真一点不扣呀。
大漠朔雨沙坡头
位于中卫以西20公里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的沙坡头,南靠重峦叠嶂、巍峨雄奇的祁连山余脉香山,北连沙峰林立、绵延万里的腾格里大沙漠,中间被奔腾而下、一泻千里的黄河横穿而过,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为一处,即具西北风光之雄奇,又兼江南景色之秀美。沙与河这对本不相融的矛盾体,在沙坡头却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构成一道颇为奇特的景观,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沙漠中原本少雨,可采访团居然遇到了罕见的大雨。既然来了,“沙海冲浪”岂有不坐的道理?勇敢的记者们跳上了越野车。魏书记没有雨衣,仍坚定地坐在了第一排,风疾雨速,车子开动起来,前排的人霎时成了“落汤鸡”。车子在沙漠中颠簸跳跃,大家在刺激紧张中大呼小叫、东摇西晃,即使这样,魏书记还是掏出相机,为后排的记者记录下了精彩而难忘的瞬间。
沙坡头的滑沙场是国内天然中最大的,据说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地质结构,滑沙时座下会发出一种奇特的响声,人钟巨鼓、沉闷浑厚,称之为“金沙鸣钟”。不过因为雨天,这“鸣钟”是听不到了,但也要不虚此行呀。排队的时候热点失去信号,这魏书记哪儿去了?等一个个滑下去后看到了他奉上了摄影作品——原来他抢先坐缆车下去,给大家拍照了。
《宁夏》意深情更浓
之后的两天里,采访团先后到红崖民俗文化村、六盘山、固原博物馆、原州万亩蔬菜基地等地参观。
后来又有十位台湾同胞加入了我们,车上基本满员了。每到一个景点前,魏书记就会走到车子中部,讲解一下历史、地理及风土人情,给大家些必要的提醒。行中,魏书记热情地给大家推荐了一首歌曲——《宁夏》,之前就被那好记的歌词、好听的旋律打动,觉得尤其在闷热的夏天听了可以让人多些安宁,少些浮躁。经魏书记介绍才知道歌曲的确跟宁夏有关系,词曲作者李正帆先生是台湾著名音乐制作人,创作地点就在宁夏南部的西吉县,李先生初次到宁夏既为西部博大、壮美的风光所感慨,又被百姓宽厚、热情、坚忍的民风所感动,有感于孩子们的单纯、朴实而创作了《宁夏》。很多人误以为这是首爱情歌曲,其实歌里既有校园里纯真的师生情谊,也有台湾艺人牵挂祖国西部建设的赤子之情,更是一幅展现新世纪宁夏平和、安宁、纯美的社会风情的画卷。
回到银川后,第二天就要分别了,与宁夏传媒和香港大公文汇的朋友们晚上聚会,魏书记第一个站起来唱了这首《宁夏》。说实在的,魏书记的歌声并不动听,有的时候还跑了调,但因为知道了歌曲后面的故事,聆听的时候就有一种别样的心情。真的就像歌中唱的那样:“天空中繁星点点,心里头有些思念。知了也睡了,安心的睡了,在我心里面宁静的夏天,你来到宁夏的那一天。”
侠肠情暖古丝路
吸取了出发时的教训,每到一地,不管宾馆叫不叫醒都赶紧定好闹钟,可关铃声的时候总能看到魏书记发来的“董事长,起床啦”、“快点下楼吃早餐”的信息,集合的时候也能收到“赶紧归队”的提醒。
再三小心还是出了几个差错。在B线的第二天要登记住宿时,证件找不到了,一想肯定是前一天放在门禁卡套中没拿出来,丢在宾馆的桌子上了,急着找工作人员联系,怎么也打不通电话。魏书记忙着上网查信息、联系,虽然费了番周折到最后也没找到,还是很感谢这个热心的纪委书记,以至于结束了B线旅程回到银川,匆匆游完西夏王陵准备离开宾馆,却发现讲解机忘记退还时,第一个想起的自然是魏书记……
大美宁夏谱新章
几天的外出实地采访,所到之处社会安定、人们生活悠闲、交通等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给采访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雄踞西北的贺兰山重峦叠嶂、势若奔马;纵贯东南的黄河水不舍昼夜、款款北流;山河之间野绿禾秀、稻香鱼鲜,一片江南秀色。古老的黄河文明、绚丽的丝路文化、神秘的西夏历史及浓郁的回乡风情荟萃交融,历史的年轮、多元的文化在这里积淀,使这块土地孕育了生生不息的文明,在民族长河的逶迤中散发着浓郁的多民族融合的精彩气息。
黄河水滋润了这块土地,使得以银川平原为主的宁夏平原成为“中国十大新天府”,形成了以设施园艺、奶产业、水产、清真牛羊肉、长红枣、葡萄、花卉为重点的“两强多优”产业。宁夏有农业、能源、旅游等三方面的优势,开发前景广阔。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灵武长红枣、“贺兰山”清真牛羊肉等优质农产品驰名中外。改革开放30年来,宁夏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近几年来,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自治区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的历史机遇,建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基础设施,新上了一批高、精、轻的产业,实施了一批既扩大投资、又惠及群众的民生项目,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首府银川实现了从资源型向多元型经济的转变,从土地财政向新经济财政的转变,从传统旧动能向质量和效益并重的新动能转变,银川的城市综合竞争力进入了全国百强,可以说宁夏已由“塞上江南”变成了“塞上明珠”。
短短的几天相处,从宁夏报业传媒魏书记身上感受到的是宁夏人民勤劳、朴实、包容、好客的品性。宁夏各族人民正在以创新开放的视野、海纳百川的胸襟、“贺兰岿然、长河不息”的宁夏精神,创造着新的历史。
宁夏,中国西北部奇丽而深厚的土地,这个名字注定赋予了唯美与和谐的意境。那一种坚韧的生生不息,那一刻浓密的亲近氛围,那一份厚重的文化积淀,足可以让每一个走进宁夏的人,在回忆里、在憧憬中,随时勾勒出一幅宁夏美丽的山水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