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意大利

央视记者专访意大利《晚邮报》社长:愿架起中意沟通桥梁

20日,在对意大利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意大利《晚邮报》发表题为《东西交往传佳话 中意友谊续新篇》的署名文章。 文章一经见报,就引起了意大利各界的强烈反响。《晚邮报》社长卢恰诺·丰塔纳在米兰接受央视记者专访时强调,《晚邮报》与中国渊源很深,愿再次架起中意沟通的桥梁。 article_img “世界第一女记者”、“文化奇迹”是人们赋予意大利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的称号。1980年8月21日、8月23日,连续两天法拉奇在人民大会堂对邓小平进行了专访,正是这位了不起的意大利女记者通过《晚邮报》把中国改革开放的声音传递向了世界各地。而2019年3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署名文章被使用两个版面刊登在这里。可以说,时隔39年,《晚邮报》再次成为了中国与意大利,乃至与世界沟通的使者。 article_img 央视记者 张颖:社长先生是如何看待差不多40年前与今天的这两起重要事件,在某种意义上的关联性? 意大利《晚邮报》社长 卢恰诺·丰塔纳:奥里亚娜·法拉奇当时问了各方面的问题,邓小平也给出了详实的答案,场记就写满了整整三页纸,报道中国开始掀开新篇章。而今天我们的情况又是另一番景象了。中国和意大利都在发展变化,今天习主席通过他的文章,将打开连接意大利的一条新通道,是意大利乃至欧洲和今天的中国强强联合。 article_img 丰塔纳表示,习主席的署名文章博古通今,尤其是文章中提到的马可波罗、但丁、卫匡国等历史人物,会很容易拉近与意大利读者的距离。 意大利《晚邮报》社长 卢恰诺·丰塔纳:习主席还引用了我们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莫拉维亚的名言。当然,我认为最重要并且最会受到意大利分析家、历史学家们广泛讨论的是,他提到中国和意大利之间的合作会有一个大踏步的前进,在各个方面,像科技、工业、农业和商业,甚至还有城市间、一些国际组织的合作,涵盖面非常广。 article_img 习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提到:把“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同意大利“北方港口建设计划”、“投资意大利计划”等对接,在海上、陆地、航空、航天、文化等多个维度打造新时期的“一带一路”——丰塔纳认为,意大利原本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主角之一,如今,中意两国将在“新丝绸之路”上齐头迈进。 意大利《晚邮报》社长 卢恰诺·丰塔纳:意大利因其独有的地理位置和优势资源,正面向全球开放。我们的商品,那些知名品牌,还有日常用品,都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而现在,国际市场基本上以亚洲为中心,全球最大的市场在中国。我相信,意大利和中国的新连接,就像历史上曾发生过的交集一样,其重要性无与伦比。 1876年创刊的《晚邮报》是意大利最古老也是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日发行量超过300万,其网站访问量更是位居意大利语新闻网站前列。丰塔纳说,《晚邮报》一直在关注中国,他本人十年前也曾访问过中国,现在,他已经决定把下一次的中国之行排上日程。 央视记者 张颖:如果您亲自写一篇关于中国的报道,用简单直接的方式表达您的观点,您会取什么样的标题? 意大利《晚邮报》社长 卢恰诺·丰塔纳:中国,把名字镌刻在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