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法国国民议会(议会下院)23日投票通过了同性恋婚姻及收养子女法案。图为支持者在街头庆祝。(图片来源:新华社)
【欧洲时报周文仪编译】据法新社5月13日报道,IFOP民调所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自认属于“不同性别取向者”(LGBT,男、女同性恋者、双性恋者、变性人或跨性别者)之中,五分之一以上声称曾遭受身体攻击。
据Jasmin Roy-Sophie Desmarais基金会与Jean-Jaurès 基金会以及政府反种族主义、反排犹主义、反仇同总局(DILCRAH)联合制作的这项调查:总共有22%“不同性别取向者”曾受到仇同性质的身体攻击(被掌掴、殴打等)。IFOP强调:与2018年6月最近一次同类调查相比,这个比例“大幅增加了”5%。
在最近12个月期间,自2018年6月(3%)至2019年4月(7%),仇同身体暴力的受害人数增加了一倍。更令人担忧的是其中60%的受害者坦承在过去一年当中曾想过自杀。
遭受侮辱(29%,+1%)、财物损毁(21%,不变)、或触摸性器官(22%,-2%)的比例大致不变。
总共有55%(+2%)的“不同性别取向者”声称曾遭受仇同性质的攻击,不论攻击形式。
在大多数的情况中,加害者是男人(占78%)、30岁以下(75%)、在一群人面前行动(61%),尽管受害者声称同时遭受几个人攻击的情况较少(21%)。
调查指出:27%的受害者曾向警察局报案,20%正式提出了控告,19%曾向一家LGBT协会求助,这类反应都属于少数。IFOP民调所注意到:“排同仇同的环境”导致许多“不同性别取向者”采取“隐匿性取向的策略”,譬如避免在公共场所牵手(62%)或接吻(63%),也采取“避开公共场所的策略”,譬如不去某些街区(37%)或独自一人回家(33%)。
4天后,5月17日,全球将举行“国际不再恐同”日。这项调查结果将于5月14日交给男女平权事务国务秘书希亚帕女士(Marlène Schiappa)。
(编辑:夏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