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娱乐

中国西部首个“曲艺之乡”:乐遍农家乐世界

中新网成都4月25日电 (贺劭清 王爵)当南宋诗人陆游用“农家农家乐复乐”描述四川省岳池县农家之乐时,或许不曾想到,800余年后,诞生于农家的岳池曲艺,将把这份来自中国农家的欢乐带向世界。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

记者25日从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的“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岳池专场获悉,作为中国西部首个“曲艺之乡”,“农忙耕种,农闲听曲”成为岳池农家独特风景。在数代曲艺工作者的奋斗下,岳池曲艺正“圈粉”全球。

article_img
2024年,岳池曲艺《八月桂花香》在岳池一乡村表演。岳池县委宣传部供图

“曲艺无论如何发展,它的根永远都在农家,在乡村。”岳池曲艺工作者罗捷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用“乡间村村皆曲艺”形容岳池曲艺盛况。罗捷介绍,从记事起,她的爷爷就在农家院坝、乡村舞台表演曲艺,当地红白喜事要表演曲艺,逢年过节要表演曲艺,曲艺几乎贯穿了每位岳池人的一生。

早期岳池曲艺多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在民间流传。随着时间推移,岳池曲艺从最初较为单一的说唱,逐渐发展出竹琴、清音、金钱板等20多种表演形式。而岳池曲艺的内容,也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

“岳池曲艺让民众演、让民众看、让民众乐,它的题材和乡村生活息息相关,让老百姓喜闻乐见。”岳池县文联主席徐君介绍,诞生于岳池的金钱板作品《乡村新貌》通过幽默风趣的唱词和节奏感强烈的表演,生动描绘了岳池乡村在产业发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等方面的变化。

article_img
岳池曲艺资料图。岳池县委宣传部供图

为让岳池曲艺的农家之乐成为“大众潮流”,岳池县出台了《岳池县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等政策,设立200余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文艺人才开展创作活动。当地还开设“曲艺流动讲堂”,邀请牡丹奖得主、国家级(省级)曲艺名家现场授课。

“岳池在学校开设‘曲艺兴趣班’,推广曲艺课间操,如今‘10后’已成为岳池曲艺传播生力军。”徐君介绍,岳池一年一度的曲艺广场舞大赛,每年都会吸引上万人参加。此外,当地还推行“拜名师学名艺”行动,选派优秀年轻曲艺人才“一对一”拜曲艺大家、名师学艺,加速培养曲艺后备人才。

目前岳池全县共有民间文化文艺队伍447支,几乎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曲艺队。除了推出《红杜鹃》《两匹马》《米香粉香》等一大批反映现实生活的曲艺佳作,近年来,岳池曲艺工作者还前往法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多个国家表演。

如何让世界共享曲艺“农家乐”?“岳池曲艺主要用四川方言表演,2013年我第一次去法国表演时,曾担心外国观众难以理解。”罗捷介绍,工作人员将曲艺中的唱词翻译成法语,在一旁的屏幕播出,最后演出效果超乎预期。“外国观众很喜欢中国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喜欢这份来自中国农家的欢乐,现场掌声、欢呼声如雷鸣。”

article_img
2024年,罗捷在泰国曼谷表演岳池曲艺。罗捷供图

近年来,来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越来越多,许多外国游客开始尝试中国县城深度游。罗捷说,在岳池表演曲艺,时常能看到台下的“洋面孔”。为提升中外游客观赏曲艺的体验感,岳池搭建了乡村曲艺戏台、设置了景点曲艺观赏体验区,成立了曲艺百花园。

把戏台搭到院坝里,让老曲艺变成新时尚。岳池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罗红云表示,岳池曲艺百花园的曲艺剧场计划每年演出1000场次,能满足全国不同曲艺剧目驻场演出。“中外游客可以在曲艺百花园解锁农家曲艺的‘新姿势’和‘潮玩法’,来自中国农家的曲艺,将带给世界更多欢乐。”(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