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7月23日夏莹编译】英国保守党党魁决选22日投票截止,民调显示前外交大臣约翰逊获得绝对优势。如此以来,约翰逊入主唐宁街几无悬念。那么,当约翰逊接棒特雷莎梅,他将成为怎样的英国首相呢?
图为鲍里斯·约翰逊。(图片来源:新华社)
或沿用任职伦敦市长时期的执政风格
法国《回声报》报道,约翰逊也许会像他2008年至2016年担任伦敦市市长时那样管理国家。一样在经济和社会上实行自由放任主义,一样的领导风格——只确立政治方向,具体执行和细节问题的处理则委派他人。
在竞选的8周时间里,约翰逊几乎从未提及过自己在担任外交部长时的经验,相反却一再强调自己在担任伦敦市长期间所取得的成果。《金融时报》日前评价道:“约翰逊的职业生涯中没有任何一个时期比他担任伦敦市长那8年更为重要。”
报道称,约翰逊重复性的暗示无非是为了提醒人们,他曾在工党的眼皮子底下担任过市长之职,也是为了夸耀其自身的活力及决心。但与此同时也极大地说明了,这位55岁的政客,他在担任首相之职后并不会带给人们太大的惊喜和意外。
投资基建、推进高速互联网接入、重新评估最低工资标准、对富裕阶层降低税收……约翰逊与硬脱欧狂热派的靠近一度让人迷惑双眼,这是一个披着“封闭”外衣的保守主义者?不,反而是那个主张经济和社会自由主义的前伦敦市长又要回来了。同样,还有他对对外开放的看法:在特雷莎·梅“无情”了多年后,约翰逊似乎准备实施更加灵活的移民政策。
确实,在当首相这件事儿上,担任伦敦市长的经验给了约翰逊最丰富的“教学法”。《金融时报》表示,在选战期间,约翰逊曾将市长之职与巨头公司的董事长进行类比——只进行整体决策,然后交由其他人进行实施和管理细节。这与特雷莎·梅及其前任卡梅伦完全不同,这两任首相的时间和精力几乎都分配给了无数的细节问题。
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在定下基调后,约翰逊便委派他的助手们进行具体实施,而他本人眼中的唯一目标就是:将伦敦推向国际舞台。
这种管理风格的优点是,能够充分赋予团队权力,并通常能够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但条件是必须要对自己的团队有充分的了解。要知道,在组建好合适的团队之前,约翰逊作为伦敦市长的前几个月也是过得尤为艰难。另外一个风险就是,会忽略细节的重要性,特别是在脱欧这样沉重的谈判中。
厌倦特雷莎·梅 保守党想要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导者
另外,提到特雷莎·梅,有舆论表示,约翰逊的执政风格将会完全与梅不同。《回声报》报道称,如果约翰逊能够入主唐宁街,那是因为在16万保守党活动分子眼中,约翰逊身上有梅所缺失的一切。就好像对已经执政3年的梅产生了厌倦,他们希望新首相能够与梅完全相反。
事实证明,特雷莎·梅的个人魅力及行事方法都没有带来预期的后果,显而易见的是,英国需要尝试另一种风格。报道称,政治生活有时让领导人有“义务”忘记他们的前任。
这是否行得通还有待观察。几天来,约翰逊因为他的“不切实际”而受到攻击,因为他似乎对欧盟定下的脱欧协议底线“视而不见”。一些人也对他的“不负责任”进行谴责,因为约翰逊声称已经准备好在10月31日进行无协议脱欧——即使要冒着牺牲英国经济的代价,更不用说他的无预见性、他的不专业和名利欲。在这一点上,特雷莎·梅已经成功塑造了一个充满自我牺牲精神和本能为公众利益服务的领导人形象。
(编辑:秋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