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温州

温州全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升级版

近年来,温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特别是2018年成功获批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以来,温州竖起“民营经济看温州”标杆,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数字化改革、法治化改革,全面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要让企业切实感受到法治的力度与温度,就要使司法预期“稳”起来,市场主体“活”起来,法治环境“优”起来。为此,温州市委政法委牵头市各政法单位围绕中心大局,紧扣“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要求,全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升级版。

  深化多重机制涉企服务保障制度再升级 

  “多亏了行政处罚信用修复服务,我们才有机会拿到大订单。”温州某家具配件企业在信用修复后,于日前顺利中标入围拿到8000多万元订单。

  公共信用存在“污点”,企业会在参与工程招投标、融资贷款、荣誉称号授予等方面受阻,如何修复?“我们明确了可修复不良信息的企业类型,企业可以此为对照办理修复。”温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自构建企业信用修复机制以来,我市对因新旧法律法规规章变更修订、“涉企免罚清单”实施而产生的特殊不良信用记录,组织开展专项清理销号,帮助1565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温州也因此获评浙江省有辨识度有影响力法治建设成果。

  从推动市法院出台“六大行动”,到市检察院制订十条举措,再到市公安局印发52项重点任务责任清单服务保障三个“一号工程”,以及市司法局印发法治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十四项改革工作举措……温州推出的多项优化涉企工作机制,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

  优化工作方法 涉企案件办理质效再升级

  今年5月18日,是全国首家数据资源法庭成立一周年的日子。这一年来,温州数据资源法庭以丰富实践创造了数字经济司法保护的“温州经验”,不仅获评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最佳集成性制度创新成果和联动创新区优秀案例,其积极探索数据资源专业审判机制、服务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做法,还被写入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全国首家数据资源法庭是数安港的独特优势,它以优质的司法保障,全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吸引更多头部企业落户温州。”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说。

  在强化新时代数字产业发展保护的同时,温州在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方面也有创新之举,如率全国之先在市县两级法院推行知识产权侵权人“黑名单”制度,检察机关积极开展涉抢注商标恶意诉讼问题专项检察监督,公安机关依托“知识产权联合执法中心”开展侵害知识产权专项打击行动,累计为正泰、德力西、森马、奥康等知名品牌挽回损失10亿余元,打假成效连续八年全省第一……通过工作方法的优化完善,温州的涉企案件办理质效不断升级。

  强化创新护航 涉企法治产品供给再升级

  4月13日上午,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企检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在市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该中心标志着温州在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迈出坚实一步。

  鞋革行业是温州的五大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为温州民营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然而,近年来,温州鞋企却面临着税务、知识产权等法律风险高发的问题。该中心由市检察院牵头,市司法局、市工商联分工负责牵头推进行政合规与行业合规工作,市法院等相关执法司法机关共28家成员单位参与,率先在鞋革行业协会设立“企检服务中心”,针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违法犯罪风险,提供“定制式”合规法治服务,将合规文化融入企业决策、管理、经营等重要环节,积极构建刑事、行政、行业“三规合一”的工作体系。

  加强企业潜在风险化解指导,是我市涉企法治产品供给升级的生动体现。近年来,温州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瓯越中央法务区,集聚我市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资源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组织律师服务团队为全市3万余家企业和小微园进行法治体检,为企业解决法律问题1万余个。另外,温州在探索刑行衔接合规路径上大胆迈步,推行了涉企行政执法“三书同达”,龙湾送达全省首份“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合规建议书+信用修复告知书”复合文书包,让基层行政执法队伍从市场行为的“监督员”变身为企业合规的“辅导员”、信用修复的“通信员”,靶向治理涉企执法“重处罚、轻规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