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昨天(9月19日),来自我市各行各业的代表围绕“如何深化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进行交流探讨。从“国旗设计者”曾联松的故事,到一心向党、立德树人的李方华,以及夏送伏茶冬施粥的“红日亭”,再到温州人全城行善、善行天下,“扶!一定扶!一起扶!”的故事,让在场的人被一次次地感动。
激活“最美”凝聚温暖
文成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郑文东说,近年来,文成县以民间道德设奖为载体,评选最美“身边人”,颂扬道德模范,推动基层精神文明建设。“从街头村‘孝子孝孙奖’到叶岸村青年刘文忠不顾个人安危,飞身追车救险的壮举,他们发挥榜样力量,激励一代又一代文成人凝聚起道德共识。淳朴的民风与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成为文成人最大的‘财富’。”
电影《红日亭》制片人吴培军坦言,该电影从立项到完成上映,跨度整整八年。电影《红日亭》不简单停留在讲公益施粥的故事,而是讲述公益慈善的力量“拯救一个被扭曲了的灵魂”的故事。“我们希望呈现出来的红日亭这碗粥不仅仅是为了解饥,还有更多人性的温度。”
不忘初心读懂“榜样”
瑞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叶艳声情并茂地与大家分享了国旗设计者曾联松先生的故事。叶艳说,曾联松用他平凡的举动践行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课题。如今,以曾老为代表的无数乡贤用他们的故事,为瑞安厚植了爱党爱国爱家乡的道德土壤。“9月28日,瑞安市国旗教育馆即将开馆。道德之风浸润了瑞安的各个角落,12000多名道德典型亲身践行“大爱之城”的道德品牌。”
当温大瓯江学院团委书记程婧分享温大离休干部李方华的故事时,在场的听众无不动容。这位有着70年党龄的老党员,在弥留之际依旧紧跟时代步伐,勇担使命。在“最美温州人——2017感动温州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他曾深情地说:“我今年已经91岁了,党龄已经有70多年了,我想为党和人民做点工作,这是我应该担负的责任……”
李老不忘初心,自觉、热情地为人民服务,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故事,让人们读懂“榜样”的力量。
广传爱心传递“温度”
温医大眼视光医院党委副书记张建说,他们是一家“小眼睛里有大爱”的医院。的确如此,在眼健康公益道路上,该院已经持续走了近20年,从温州出发,走向祖国的17个省、市、自治区,走向了遥远的非洲布基纳法索。为100多万人开展免费眼部筛查和治疗,为36000多人进行了免费眼科手术。他说,温医大眼健康公益事业是“为善不甘人后”“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体现。
“在今天的活动中,我再一次接受中华传统美德洗礼。”温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孙邦金说,温州是个因工商业而闻名的城市,义利的权衡历来是温州历史文化。叶适当年提出“以利和义,不以义抑利”(《习学记言序目》卷二七)的义利平衡之主张,早已经表明我们要用经济和道德这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时至今日,大家在这里探讨和致敬“最美温州人”现象,既是对历史的继承,也是新时代温州继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最好写照。
凡人小美汇聚“大爱”
“长时间以来,‘老人摔倒,扶或不扶’的讨论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让人质疑人性的新闻层出不穷。但是在温州,这从来就不是一个问题。”温州日报民生新闻中心主任汪文与大家分享了许多暖心事儿。
她说,我们一直致力于讲述温州好故事、传递温暖的正能量,通过抖音平台的尝试,发现并非只有猎奇的、搞笑的、叛逆的才是受网友欢迎的,温暖的瞬间有着更强大的打动人心的力量。“我做新闻20年了,还是常常和网友一样被这样的凡人小美感动,那是人性最纯粹的折射,完全出于一个人善良的本心,也正是这些最普通最平凡的温州人用点滴温暖善念筑就了温州这一道德高地最扎实的基础。”
同样身为媒体人的温州广电传媒集团交通广播总监胡倩,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她说,在广大公益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温州广电市民义工团组建了城市文明、医疗、法律等31支专业义工队,开展了“万名义工助力建设‘五美’新温州”“温州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公益大行动”等730多次各项活动,目前在册义工4万多人。“让善言善行善心,成为每一个温州人的日常习惯和内在要求。”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庄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