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国

德媒称中国企业二十年内赶超德国: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

参考消息网6月5日报道,德国咨询界泰斗罗兰·贝格尔日前在接受德国《商报》采访时表示,中国要达到德国企业的生产水平,应该可以在20年内实现。到那时,中国和德国企业之间就不再存在明显差距。

然而,按照我国国务院制定的时间表,广东珠江西岸制造业应在2025年“匹敌德国”。

article_img

德国之声报道截图

德国之声电台网站6月2日报道,贝格尔说,像腾讯和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已经表明,中国企业有能力开发和提供出色的、能与谷歌和脸书竞争的技术和互联网服务。

这位德国国际咨询企业家还认为,人口大国中国仍将是德国经济界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而在电动汽车领域,德中企业有可能成为“有意义的合作伙伴”。

眼下,就中国计划对电动汽车实行配额制一事,德中双方正在协商过渡解决办法。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何墨池此前表示:“欧洲企业从不担心竞争,它们只想得到公平的竞争环境。”

根据中国欧盟商会5月31日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60%的欧盟在华企业表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2020年之前中国企业将跨越“技术创新的鸿沟”。

何墨池也认为,“中国的企业正在迎头赶上”,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政府应更加坦然,不必对自己的产业进行保护”。

中国欧盟商会的报告认为,欧洲在华企业仍面临困境。45%的公司认为同中国企业相比,外企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这一比例同去年一样高。这一调查结果同中国政府“欢迎外国投资”的表述形成反差。半数以上的欧洲企业说,所在产业的市场准入条件没有得到改善。

article_img

资料图:罗兰·贝格尔(德国之声网站配图)

广东时间表:2025年“匹敌德国”

然而,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广东珠江西岸制造业应在2025年“匹敌德国”。2025年的时间点,也要比德国专家所提出的“20年内”(2037年)早十多年。

观察者网此前报道,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4月21日印发《珠江西岸“六市一区”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实施方案》,方案提出,珠江西岸制造业到2025年要达到与德国制造业“同场竞技、同步赛跑”的水平。

article_img

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示意图

“六市一区”是指珠海、佛山、中山、江门、阳江、肇庆及顺德区。广东省2014年围绕上述“六市一区”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并申报“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2016年以来,韶关、云浮相继加入该产业带。

根据该实施方案计划,“六市一区”优先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制造业。其中珠海、佛山、中山、顺德区将重点打造国内领先的智能制造装备基地;以佛山为核心,发展整车制造;以中山为核心,发展新能源装备。

到2019年,“六市一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1660.36亿元,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增速从2017年起连续3年每年增长15%,装备制造业投资额年均增长20%。届时,针对投资超1亿元装备制造项目,要新引进800个,推进700个开工和470个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