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7月5日李璟桐编译】7月5日清晨,巴黎塞纳河时隔百年首次向公众重新开放游泳区域。这不仅为经历酷暑的巴黎民众与游客带来清凉,更被视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重要遗产——经过多年治理,这条曾因污染与航行风险被禁游的河流,终于重回城市生活。
奥运推动水质改善 科学检测与安全措施并重
法国The Local新闻网援引法新社报道称,数十名游泳爱好者早在上午8点开放前便已抵达,在救生员的密切注视下跃入水中,迎接这个期待已久的时刻。
综合法国24电视台、美联社报道,自1923年起,由于污染和航行风险,塞纳河游泳被禁止(仅少数例外)。为迎接2024年夏季奥运会,巴黎市政府斥资1.4亿欧元开展大规模清洁工程,使水质达到欧洲标准。奥运期间,塞纳河成为铁人三项、马拉松游泳等赛事的举办地,尽管曾因降雨导致细菌超标而推迟部分比赛,但最终证明其具备开放条件。如今,三处指定游泳区正式启用:一处靠近巴黎圣母院,另一处毗邻埃菲尔铁塔,第三处位于东部巴黎,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亲近自然的机会。
为确保游泳安全,巴黎市采取多项措施。每日对水质进行检测,采用红绿旗系统提示是否适合游泳:绿色代表水质达标,红色则因污染或水流过强禁止入水。“整体水质优于去年。”巴黎副市长皮埃尔·拉巴丹(Pierre Rabadan)说,自6月初以来,水质基本达标,仅因降雨和船只污染出现两次例外。
此外,游泳区配备救生员、更衣室、淋浴设施及沙滩椅,允许10至14岁以上人群在规定时间内免费使用。但也提醒平均3.5米深的塞纳河仍存在强水流、过往船只等因素可能带来的潜在危险。为防患于未然,政府禁止在非指定区域游泳,并对违者罚款。
公众反应两极分化
巴黎市长安妮·伊达尔戈(Anne Hidalgo)到访游泳点时难掩兴奋:“让人们在塞纳河游泳是童年梦想,看大家多开心。”
欧洲新闻台(Euronews)报道,尽管官方对开放持乐观态度,公众意见却呈现分歧。部分市民对水质恢复表示欢迎。体育教练兼网红露西尔·伍德沃德(Lucile Woodward)称:“这是历史性时刻,我们重新夺回了属于自己的河流。”她曾在奥运会前与伊达尔戈一同试水,并计划参加首场业余公开水域比赛。
然而,也有市民对水质存疑。独立水质监测公司Fluidion创始人丹·安杰莱斯库(Dan Angelescu)指出,官方检测方法存在局限性,实际细菌水平可能被低估。“塞纳河的水质波动很大,只有极少数日子真正适合游泳。”他警告称,科学数据尚未完全支持当前的“安全评估”。
普通市民的担忧同样显著。房地产经纪人埃内斯·马哈朱布(Enys Mahdjoub)坦言:“我不怕游泳,但会感到恶心。担心弄脏身体比任何风险都让人不安。”河水浑浊、漂浮垃圾和密集船运,仍是部分人望而却步的原因。
分析:塞纳河为巴黎市长的“绿色王冠”再添明珠
对此,美国政治新闻网欧洲版“Politico.EU”刊文指出,塞纳河游泳计划被视为巴黎绿色转型的标志性成果。自2014年伊达尔戈上任以来,巴黎逐步减少汽车依赖,扩大步行区,种植13万棵树木,并将塞纳河岸改造为生态空间。此次开放游泳区是其“15分钟城市”理念的延伸——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更便捷地接触自然。
然而,未来挑战依然严峻。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可能影响水质稳定性,而市民对河流生态的适应仍需时间。尽管如此,巴黎市政府表示,塞纳河的开放不仅是体育和休闲的里程碑,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宣言。正如伊达尔戈所言:“如果塞纳河能变得可饮用,那将是终极目标。但如今能游泳,已是一个美好的开始。”
(编辑:李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