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温州

从严重污染到花园式村庄 塘下陈岙走出一条绿水青山的共同富裕路

article_img

村集体全额出资进行旧村改造,让村民住上花园式洋房。

在以前,大家一提到瑞安市塘下镇陈岙村,首先想到的是“偏僻、贫穷、落后、污染严重”。但如今,一座青山绿水环保的公园式村庄呈现在人们眼前,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村民也过上了向往的日子。来到这里的游客纷纷感慨:这里是农村吗?

近日,记者来到这个位于大罗山脚下的村庄,探寻绿水青山的共同富裕路。

治理溪流

赚得“第一桶金”

眼下暑期漂流旺季刚结束,陈岙村的九龙峡谷激情漂流暂停了“热闹”,项目工作人员正在对漂流设备进行检修。望着这条溪流,谁也想不到,村民曾经口中的“洪水猛兽”,如今成了村里的“聚宝盆”。

陈岙村党支部书记陈众芳介绍,这条溪流原先是村民的烦恼,洪汛来临时溪流涨水危及村庄,旱季时又干涸导致村庄缺水。2003年,村两委在村里挖凿出蓄水山塘,不仅解决了村民用水困难,还将多余的水资源卖给附近企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86万余元,赚得了“第一桶金”。

2016年,村里利用溪流开发了九龙峡谷激情漂流项目。“这个项目对村集体将近有上百万元的收入,同时丰富了陈岙的旅游产品,夏天的时候让更多的人到陈岙来游玩。”陈众芳说,九龙峡谷激情漂流项目全长1.8公里,落差高达168米,全程约45分钟,是浙江省境内极为少见的峡谷激情漂流之一。建成开放后,陈岙村每年迎来游客十几万人次,带动了村里的旅游经济。

取缔污染企业

留住“绿水青山”

陈岙村旅游能引得来,并留得住客人,离不开村两委的一个决定——取缔村里的污染企业。

在上个世纪90年代,陈岙村家家户户是家庭作坊,从事汽摩配、电镀等行业。一时间,溪边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小作坊,一公里左右就多达五六十家。而且,这些小作坊肆意排放污水、废气,导致陈岙村的环境日益恶化,水污染严重。

“2005年,一棵120岁的古榕树就因为环境污染问题最终枯萎死去。村民们想办法对它进行救治,最终还是没能成功。”陈众芳说,这棵榕树的枯死深深刺痛了村民。那时起,村民意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但经济收入又该怎么办?

曾经经商的陈众芳非常了解村民们的复杂心理。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他一边向村民宣传污染的危害,一边组织村民们到外地参观,学习现代化工厂的生产模式,了解到环境和经济并不矛盾。一番工作下,村民们的态度终于有了变化。

借此机会,村里取缔了100多家重污染工业企业,彻底整治村庄环境,留下来的家庭小作坊迁入标准化的工业园区。如今,污染没了,效益也更好了。

村民入股

文旅观光共致富

村民陈媚华在村里开了一间休闲咖啡馆。此前,她和丈夫在北京做生意,听闻家乡变化之大,选择回到家乡创业:“没想到家会变成公园,我们住在了景区里。”和陈媚华一样,曾是家庭主妇的钱彦钗也在村里做起了小买卖,一年收入数万元。

十多年来,陈岙村以“村集体控股、村民入股”形式,成立九龙观光旅游有限公司,村民与村集体联合出资350万元,游泳池、游船、漂流等与水相关的娱乐项目相继开通,在“水”上赚了个盆满钵满,村民共同致富。村民陈胜华感叹:“游泳池一年收入两百多万元,村集体占51%股份,村民占49%,这八年中间,我们每年都有分成。”

记者获悉,今年下半年,大型冰雪体育运动小镇文旅项目即将在陈岙村落地,集体育、旅游、科创研发、培训教学领域等为一体,总投资30亿元。陈众芳介绍,该项目将进一步带动陈岙及周边的整个产业集聚发展。

集体盖高楼

家家户户住洋房

村民的腰包鼓了,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更高了。2010年,为了满足广大村民的需求,村集体决定,全额出资进行旧村改造,让村民住上花园式洋房。同时,通过治理“青山白化”,村集体以3.5亿元的高价出让了75亩山地,并利用这笔资金实施“整村改造”。这一举动实现了村民不花一分钱住进了花园别墅小屋的梦想,每户还分得了15万元的分红,真正做到了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好生活的蝶变跃升。

“居住条件和以前的破房子真的是天壤之别,你看高楼大厦、花园洋房,所有来我们村里参观的都羡慕得不得了!”村民陈朝文骄傲地说道。

尽管陈岙村拥有了众多荣誉,对于将来,陈众芳说,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他还要带领村民继续奋斗,实现共同富裕,“守住根脉,守住绿水青山。”

来源:温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