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国际

数载常念旧友:国际友人的中国情


       中新社北京9月25日电 题:数载常念旧友:国际友人的中国情


       作者 谢雁冰 黄钰钦


       “我父亲一生都在为当时中国的穷人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在延安生活战斗时间最长的一位国际友人马海德之子周幼马如是说。


       “读习近平总书记给国际友人亲属复信有感”座谈会25日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礼堂里举行,周幼马等国际友人亲属在会上分别发言。


       马海德,第一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友人,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加入中国籍的国际友人。作为一名出生在美国的黎巴嫩后裔,他与中国自1933年“结缘”,当年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他来到中国,投身革命、建设,与中国人民并肩五十多个春秋,帮助中国基本消灭了麻风病。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无论在革命和抗战的艰苦岁月,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像马海德一样的国际友人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坚定地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书写着跨越国别的感人情谊。


       峥嵘岁月里,中国共产党人舍生忘死、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深深感染着国际友人,吸引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度过了一生,结下了深厚的“中国情”。


       1936年,马海德和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一起抵达延安,一年后,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让马海德大为震撼,马海德曾给周幼马讲,刚到延安时,中国共产党只有几万人,等他离开时,已有一百多万。“父亲说,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革命成功,建立了一个国家。”


       1937年初的延安,虽然卫生条件简陋,马海德却毅然决定留下来。“父亲说,在延安的一年里,十个人只有一个能活下来。他觉得,这片荒地上,红军没有一个能看病的人,他留在这能做很多事情。”周幼马说,父亲当时之所以选择留下,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精神教育了他。


       马海德抵达延安的三年之后,一位德国青年汉斯·米勒卖掉了他的相机,买了船票,从香港辗转至这里。米勒的儿子米德华介绍,父亲在上学时,遇到了几位中国学生,是中共党员,通过和他们交流,父亲了解到中国是真正反日本法西斯斗争的主战场,决定来到中国。


       谈到父亲为什么选择留下来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米德华说:“在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整个阶段,父亲都在中国,他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人民服务,他认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把中国建设得更好。”


       米勒的妻子,米德华的母亲中村京子,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来到中国的“洋八路”,她生于日本,年仅15岁就来到中国,成为了红色革命阵营中的一名护士。在辽沈战役前线手术队,她与米勒相识。“我高兴地看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91岁的中村京子在座谈会上说。


       在座谈会上,眼窝深邃,有着西方人长相却说着一口地道“京片子”的柯马凯同样吸引了观众们的目光。


       柯马凯是“新中国英语教学园地的拓荒人”大卫·柯鲁克的儿子。1951年在北京出生的他,从太姥姥到孙辈,一家六代人在中国生活了一个世纪,为推动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柯马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颇有感触。“这个了不起的腾飞归功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他说。


       周幼马同样生在中国,是延安窑洞出生的第一位国际友人。如今已78岁的他,今天带着孙子一起出席了座谈会,他希望老一辈在延安抗战的国际友人的精神能够代代相传。(完)

【编辑:卞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