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温州

瑞安南堤项氏家族,是温州早期现代化重要推手

在温州地区各县中,晚清时期的瑞安,无疑是一名走在推进早期现代化前列的“优等生”。

这段时期,瑞安城里名人辈出,走出了“三孙五黄”、“东瓯三先生”和“洋状元”项骧等一批名人。瑞安的先贤们较早地参与维新变法、求富图强、提倡新学;他们兴办新式学校,进行思想启蒙;经营实业,改善民生,积极推进早期现代化实践。让一个僻处东南沿海的小县城闪现出耀眼的光芒。

在这其中,瑞安城中的南堤项氏家族也是一颗熠熠发光的明星:

“洋状元”项骧开创了近代中国的三个第一:与马相伯共同创办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编著中国人自己撰写的第一部《比较行政法》,负责筹划并实施开征中国第一笔所得税款;

温州地区最早的内河航运、“瑞安飞云渡口竹签当票”,都是项氏家族项湘藻等人的创举;

温州人对瑞安“玉海楼”耳熟能详,殊不知瑞安还曾有过一座珠树楼,建楼的时间较玉海楼要早60多年,藏书多达数万卷,数量和质量可媲美宁波“天一阁”,可惜在抗战时毁于战火。玉海楼主人孙衣言曾说,“吾乡之有藏书,自(项傅霖、项霁)先生兄弟始”……

世为城中望族

南堤项氏是晚清大儒孙衣言、孙锵鸣的舅舅家。正如孙锵鸣所言,南堤项氏“世为城中望族”。民国瑞安县志中对南堤项氏有“世为著姓”之氏族,“子姓最番咸礼仪自守”和“尝赞修志谱之以风远近”的评价。

项氏名人辈出的背后,是一个家族的家风与传承。项氏家族始祖于五代时期迁居瑞安县城,繁衍生息。“南堤”位于瑞安县城南,是项氏家族世代聚居的地方。

article_img

△会文坊构件之一,圣旨碑

南堤街会文里是一条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巷,因巷内的“会文牌坊”而得名。清乾隆《瑞安县志》记载,会文牌坊是为宋项公泽一门先后十八人登第而立。项公泽(1201—1270)9岁中神童科,南宋绍定五年(1232)考中进士,官至中奉大夫、吏部郎中。当地还有大夫坊(为表彰宋通议大夫项道生而立)、恩光坊(为表彰南宋著作郎项模而立)、世美坊(为表彰明工部主事项备而立)、双桂坊(为表彰明项旻、项秉中叔侄联登进士、举人而立)等为项氏名人而立的牌坊。

清嘉庆年间,项氏出了一位以慈善、公益为乐的慈善家项灴。项灴(1753—1801),字作丰,嘉庆五年岁贡生。他隐居家乡、不求功名,出资修桥铺路,荒年捐出钱粮济贫,在当地有口皆碑。项灴生有四子,分为元、亨、利、贞四房。元房项俊、亨房项霁、利房项傅梅、贞房项傅霖。项灴之女嫁给瑞安潘岱名门孙家,孙衣言、孙锵鸣是项灴外孙。

article_img

△项傅霖故居

清乾嘉年间,项氏家族以项霁、项傅霖、项傅梅三兄弟为代表人物,孙衣言在《水仙亭词序》中称,“舅氏三人皆好学能文词”。项霁(1792-1841),字叔明,一字雁湖,是项骧的曾祖父。嗜好藏书,专工诗文,人称“庆光诗叟”,与端木国瑚、董霞樵、项维仁等多有唱和。项傅霖(1798-1858),字叔雨,号几山,清道光年间举人,曾任富阳教谕。项傅梅字茗垞,阅览群书,擅长诗歌。兄弟三人都喜爱读书,分别在瑞安建有水仙亭、珠树楼、耕读亭三个藏书楼,每处藏书楼都有古籍万余卷。特别是项傅霖的珠树楼,藏书数万卷,是清中期瑞安最大的藏书楼,与孙家玉海楼、黄家蔘绥阁并称晚清瑞安三大藏书楼。

到了清末民初,项氏家族更是名人辈出,如“洋状元”项骧,项湘藻、项芳兰等都是名噪一时的人物。

article_img

△诒善祠塾旧址照片

项芳兰(1859-1909),名崧,字申甫,曾在孙衣言的诒善祠塾就学。清光绪二十年(1894)登进士第,后任户部主事,后任江西候补知府、升用道,曾任瑞安中学监督、浙江教育学会会长。

项骧(1879-1944),字伟臣,一作渭臣,号微尘。项骧早年就读于由族叔项芳兰创办的瑞安方言馆。1901年,项骧考入上海南洋公学特班,与邵力子、黄炎培、谢无量、李叔同、林大同、郭弼等同班,是蔡元培的得意门生。

article_img

△项骧与家人

1903年2月,由项骧发起,与马相伯一起在徐家汇创办了震旦学院(复旦大学前身)。1905年,项骧赴美国留学,考入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经济科,获硕士学位。宣统元年(1909),项骧参加清廷留学生廷试并于次年在殿试中得第一名,被誉为“洋状元”,授翰林院编修。

民国期间,项骧曾三度出任财政部次长,建立各项财政税务制度,为争取关税自主、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不懈努力,受到政府明令褒扬。1930年我国沿海东南遭受大水灾,哀鸿遍野,项骧与美国总统胡佛有旧交,以私人名义致电华盛顿呼吁赈灾,获得救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回归家乡,参加瑞安抗敌救援大会,登台演说并捐款捐物。

article_img

△项骧故居

近代,面对内忧外患,瑞安项氏从科举诗文,转向投身教育强国和实业救国的实践,全力推进早期现代化,做出突出的业绩。

兴办新式教育

晚清民国,维新变革对瑞安影响深远,有识之士倡办新学,项氏积极参与兴办新式教育,以求教育兴国。

article_img

△瑞安学计馆旧址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孙诒让、黄绍箕、黄绍第、项芳兰等9人发起创办瑞安学计馆。同年12月,项湘藻、项芳兰兄弟又出巨资,在瑞安城内范大桥项氏宗祠创办瑞安方言馆,这是浙江省近代创办最早的外语学校,倡导学习数理化和外文,培养理科和外语人才。1902年两馆合并为瑞安普通学堂(瑞安中学前身)。1909年,项家在争议中毅然坚持瑞安普通学堂的办学,为后来的瑞安中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article_img

△孙诒让

项湘藻、项芳兰兄弟是项傅霖之孙,是项氏家族承前启后鼎力维新的中坚人物。以候补知府分发江西的项芳兰后归乡专事学校教育,参与创办新学,培育人才。孙诒让逝世后,他被举为浙江教育总会会长,倡导维新变革,创办新学教育,成绩卓然。

1902年,项方昕与林调梅创办东南蒙学堂。1903年,项骧在上海发起创办震旦学院,邀请马相伯任总教习,自任总干事。1917年,项湘藻、项荫轩、项幼颐又在县城创办私立南堤小学。

开通轮船航线

项湘藻可谓是温州早期现代化的探路人。他不但支持创办新式学校,更将一生的主要精力投入推进实业发展上。

article_img

△项湘藻(左)、瑞安方言馆旧址(右)

项湘藻(1858-1918),字苕甫,博通时务,以才干见长。在创办瑞安方言馆之后,他曾协同孙诒让组织富强矿务公司,开发永嘉孙坑矿业,兴办地方实业。

1904年下半年,项湘藻、项芳兰等人在孙诒让的支持下,集资组成大新轮船股份公司,租用“湖广号”客货轮,开辟瑞安至宁波航线,为瑞安海上航运之开端。

article_img

△1934年绘制的温州内河航运图,主动脉是项湘藻开辟的航线。

项湘藻又在温瑞塘河创办永瑞汽轮公司,开温瑞内河轮船航运的先河,便利瑞安至温州水运交通,改写过去依靠小船、河厢或夜航船运输的历史。1905年,他自购小轮航行于永嘉(温州)至瑞安内河。1914年,永瑞轮船公司改组,改名通济轮船公司,这是温州地区最早经营内河客货运输的民营股份合作制企业。项荫轩(项湘藻堂弟)任经理,后由项家女婿沈公哲出任总经理。

article_img

△温瑞塘河上的小火轮

1915年,项湘藻又创办通济轮船公司,于飞云江渡口创设轮渡,以轮渡代替舢舨,改变飞云渡口过江要靠人力摆渡的状况。瑞安飞云渡口竹签当票的“奇事”曾引来国内众多媒体关注。据说,这是项湘藻女婿沈公哲从码头搬运工人用竹签计件中得到启发而创设的。

不久,项氏又在飞云江南岸的内河码头引进汽轮,通航平阳。从此温州、瑞安、平阳连成一片,对浙南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article_img

△瑞安海粟亭碑拓

1934年春,瑞安建海粟亭,以纪念项湘藻创办公司购置汽轮航行,以汽轮设轮渡摆渡飞云江之举。

创办电灯厂

瑞安、平阳两县最早的发电,是从项氏开始的。项湘藻生前曾倡办电灯局,可惜筹办未竣而去世。

article_img

△项沇同

1919年,从日本留学回国的项沇同为实现父亲项湘藻的遗愿,创建南堤电灯厂。1921年,南堤电灯厂建成送电,领先于温州地区其他各县,后由项湘藻堂弟项荫轩投资经营,改为南堤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922年,项荫轩在平阳龙河创办横阳电灯厂。值得一提的是,项家在瑞安、平阳等地的电业经营并未盈利,其公益性、开创性色彩更浓。

article_img

△项荫轩

1925年,项荫轩创办南堤淀粉厂,领取飞艇牌商标,产品远销上海等地。当时国产淀粉仅镇江和瑞安各一家,南堤淀粉厂在国内市场颇有影响。

助力地方公益

项氏先贤还屡屡兴办地方公益,数十年坚持参加宾兴会(兴贤局),集资助本邑学子参加科举考试。先行校刊孙希旦《礼记集解》,刊刻乡人鲍作雨著作《周易择言》《六吉斋诗钞》 ,为保护乡邦文化出力。

article_img

△王超六

南堤项氏还发起创立籀廎学会,牵头修纂刊印民国《瑞安县志稿》。项骧的女婿王超六任瑞安中学校长时,曾将岳父在美国留学时购置的整套《哈佛丛书》连同书柜捐赠瑞中已已图书馆。

来源:温州三十六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