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国内

百封书信寄送85位院士 “中国院士之乡”纸短情长话传承

中新网宁波1月15日电(记者 李典)长长来信中,稚嫩的笔触一笔一画写下“我们想成为像您一样的科学家”的高远志向;深情回信里,寄托着甬籍科学家对家乡孩子的殷殷嘱托。

新春将至,百余封来自“中国院士之乡”浙江宁波的书信被寄往了全国各地。信件由宁波的孩子们所写,它们的目的地是85位甬籍院士的家。

article_img
孩子们为院士亲手制作的新年礼物 施英供图

宁波院士数量达121人,位居中国同类城市之首。时至今日,在世的甬籍院士有85位,每年联络慰问院士已是这座城市多年的惯例。疫情多点散发之下,“见字如面”的信件成了此次遥祝君安的载体。

来自镇海中学天文社的杨亦琛、许儒韬给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导与控制专家包为民写了一封信。其致力近四十年的制导与控制技术,是支撑中国航天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2016年,在首个“中国航天日”,包为民回到家乡点燃航天科普火炬,为“仰望星空航天俱乐部”正式授牌。

天文梦、飞天梦,一直都在。通过宁波的包为民院士工作站,杨亦琛、许儒韬选修了《无人机系统原理导论及应用开发》《电路分析基础》等课程。2021年,两名小伙子拿到了一块业界公认难度系数很高的国际天文与天体物理奥赛金牌。

article_img
院士回信并为孩子寄送书籍 施英供图

杨亦琛告诉中新网记者,正是包为民所说的“勇于探索从‘0’到‘1’的自主原创,有志于勇闯无人区,敢为天下先”的科研创新精神,一直鼓舞着少年们在追梦的路上“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坐得住冷板凳”。

“我在信上画了王建宇伯伯设计的‘墨子号’卫星,还给王伯伯敬了礼。”甬籍科学家王建宇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光电技术专家,今年10岁的海曙中心小学学生严绣文对这位院士伯伯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大冬天要背着重重的行李,步行二三十里地去余姚上学,“我也想成为一名科学家。在我心里,王伯伯就是我学习的榜样和努力的目标。”

和书信一起送去的,还有来自家乡特有的礼物。虎头工艺品、宁波风景瓷盘、家乡旧影照……“孩子们精心准备的礼物,既希望院士们能够睹物而念乡,也是想让他们感受到家乡从未忘记他们。”宁波市科学技术协会秘书长施英如是说。

今年92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器工程专家徐志磊收到孩子们的来信后,很快便回了信。“希望你们从小开阔眼界,学习更多内容。”他勉励家乡的孩子要珍惜当下的学习条件、生活条件,要感恩祖国、学校老师和父母。“下次来宁波时,我会来你们学校看看你们。”老人质朴而诚恳的话,让孩子们备受鼓舞。

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病理学专家陈剑平在回信中,讲述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乘组三名航天员、东京奥运冠军杨倩和身残志坚的农村小伙陈兹方的故事,和家乡的学子们探讨“成功”的话题。

陈剑平说,自己给后辈们讲这三个故事,是想让大家看到:成功不是由外界定义,而是自己内心的标准;成功不是闪亮的那一刻,而是背后漫长岁月里的孤灯长明;成功不是哪一点做得好,而是把自己的一辈子当成整体去规划。

“人生很长,希望你们学会用一种积极进取但豁达乐观的心态去认识成功,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句话,娓娓道出甬籍科学家回信家乡学子的意义,亦是将一代代科学家的成长经验和科学精神,薪火相传于“Z世代”。(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