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法国

法媒:诞辰400年后,莫里哀依然象征着法国精神

【欧洲时报1月14日贾言编译】在目前假新闻、社交网络上的口诛笔伐以及激烈的电视辩论无处不在的时代,身为演员、团队负责人的莫里哀仍然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在庆祝他诞辰400周年的今天,他的戏剧作品依然是取之不竭的灵感来源,并享誉世界。

法国《生活周刊》(La Vie)报道,1622年1月15日,让-巴蒂斯特·波克兰(Jean-Baptiste Poquelin)在巴黎出生。他就是后来的法国著名戏剧大师莫里哀。400年后,莫里哀依然是在世界上作品阅读量最大的法国作家,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并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上演。他作品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中包括30多首诗歌或散文形式的戏剧,构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艺术世界。

早期启蒙运动的哲学家?

作为戏剧大师,莫里哀能否代表某种法国精神,冲破时代的束缚,去勾勒出身份、民族气质的轮廓,而不会落入刻板印象?“正如所有有关对他的评价一样,莫里哀完全有资格代表法国精神,”巴黎八大(université Paris‑VIII Vincennes-Saint-Denis)文化史、文学与戏剧研究教授马歇尔·波尔森(Martial Poirson)强调。波尔森也是《莫里哀-民族的骄傲(1622-2022)》(La fabrique d’une gloire nationale(1622-2022))一书的作者。

莫里哀首先是戏剧大师,“通过这种民族精神的意识形态概念被后人‘工具化’”,这是启蒙运动中的哲学家所发明的,代表了理性、节制和宽容的理想。这种精神在莫里哀身上,特别是在他创作的反对宗教的作品中找到了根基。

因此,伏尔泰将他形容成一个早期的启蒙哲学家。“在那个年代,人们还在称颂沙龙文化、女性圈子以及所谓优雅文学的社交性,这几乎是对法国精神的第二种定义,”波尔森补充道。

article_img

法国民众纪念莫里哀诞辰400周年。(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沙龙文化的讲究与闹剧的粗俗”

这种讲究、精致和具有一定文明性的精神理念一直持续到19世纪初。莫里哀被认为是这种精神理念的代表,轻快欢笑,甚至有点粗俗。“这好像有些自相矛盾,因为据说莫里哀将沙龙文化的讲究与闹剧的粗俗结合在一起,”波尔森指出。这一受莫里哀启发的民族精神随后在意识形态上发生了转变,基于批判意识,矛头直指那些父亲、宗教领袖、医生和所有权力代表滥用权威。“在19世纪初,莫里哀被认为是法国大革命的先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马克思主义者对其作品的重读,他又被视为反叛者。”莫里哀勾画了一个针对阶级,性别以及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暴力拒不妥协的形象。

学校课本必选作品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由莫里哀所代表的法国精神最终确定了一个文本性类别:法语是莫里哀的语言。因此,年轻的第三共和国为了实现在教育领域树立的雄心壮志,制定了一个向大众普及学习语言和文学的计划。“莫里哀好像是唯一一位尽一切所能使用各类语言,其中包含最粗俗和最精致的法语,”波尔森解释道。从那时起,莫里哀的作品成为教科书以及共和学校考试中的必不可少的选项。“莫里哀的语言推动了一种形式的爱国主义,因为第三共和国的一些理论家声称莫里哀代表了法国的‘根’,高卢人的‘根’。在这里,高卢人象征着与权威和统治阶级作斗争的反抗精神,”波尔森进一步指出。抵抗和批评所有形式滥用权力的理念贯穿于莫里哀的所有作品。从某种程度讲,他所揭露的一些滥用权力现象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

捍卫这些自由、解放、宽容的价值观以及对家长制的批判,在莫里哀的作品中非常普遍,就是在今天,在国外也会引起很大反响,堪称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法国作家。在一些国家,除了学习法语之外,得益于莫里哀的戏剧,读者和观众也因此意识到了不同国家民众之间的差异。

(编辑:申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