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法国

反差萌动 主打“真我风采”

【欧洲时报网】赛场上,他们是冷静、稳健的奥运冠军,赛场下,他们是俏皮可爱的率性少年;海浪中,她是浪尖上的奥运新星,而6年前,她甚至从未见过大海。这边,体操转射击,跨界夺金的奥利瓦书写传奇;那边,相差38岁的对手又通过“祖孙大战”传承体育精神......巴黎奥运会的赛场内外,这些意想不到的“反差”组成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也让观众收获更多乐趣和惊喜。

article_img

当地时间7月31日,在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32强赛中,中国队选手孙颖莎4比0战胜卢森堡队选手倪夏莲,晋级十六强。图为孙颖莎(右)和倪夏莲在赛后交流。(图片来源:中新社)

“祖孙”对决——两代世界冠军打一场有腔调的比赛

一场相差38岁的对决,让7月31日乒乓球女单赛场内外热闹非凡。

中新社报道,一边是本届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最年长的61岁卢森堡队老将倪夏莲,另一边则是刚刚拿下混双金牌的现女单世界第一、中国队名将孙颖莎。年龄差距、实力差距,以及倪夏莲曾是中国队选手等缘故,使得这场比赛少了激烈,多了温情。

“倪阿姨身上的体育精神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诚如23岁的孙颖莎所说,第六次出战奥运会的倪夏莲早已不在职业巅峰期。但对于乒乓球运动的热爱,以及强烈的责任感,让她一次又一次对退役时间“食言”。

本场比赛开始前,倪夏莲已然看淡输赢。她直言,能和世界第一交手本就是种难得的学习经历,她更看重的是享受比赛,“多赢一分是一分,争取打出精彩表现。”

由于倪夏莲曾代表国乒拿下1983年世乒赛女团和混双两块金牌,因此这场对决算得上是新老两代国乒世界冠军间的对话。值得一提的是,倪夏莲夺得世界冠军那一年,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才刚刚学习乒乓球一年,孙颖莎尚未出生。

本场比赛过程如预期一样,孙颖莎全面掌握场上主动,仅用29分钟直落四局,就赢下比赛。

与结果相比,赛场内外的温情戏码反而更加令人印象深刻。全场比赛,倪夏莲的脸上始终带着笑意,孙颖莎也一改参加混双比赛时的凝重表情。当孙颖莎每每打出好球,倪夏莲或拍手,或点头,这在竞争激烈的奥运赛场并不多见。

当最后一球打完,倪夏莲双臂张开,脸上未见丝毫沮丧之情。她先是依次与孙颖莎及其教练邱贻可握手致意,而后兴奋地与丈夫兼教练托米相拥庆祝。此刻,现场观众集体起立,向这位老将致以长久的掌声。

“莎莎打的太棒了,打得我完全找不到边,但我很努力,你看到了吧。”走下赛场,倪夏莲笑言本届奥运足够享受:“我的第一个梦想是参加奥运比赛,第二个梦想是赢一场比赛,第三个梦想是与孙颖莎比赛,都实现了!”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为了帮助孙颖莎、王楚钦更好地准备与朝鲜队之间的混双决赛,与朝鲜选手打法相似的倪夏莲并未理会“单打对阵孙颖莎前暴露打法”的杂音,主动化身陪练,为“莎头组合”夺冠立下战功。这一幕也让本就拥有良好人缘的倪夏莲收获大批粉丝,截至发稿前已破百万大关。网友戏称“比卢森堡总人口还要多”(2023年卢森堡总人口数为66.9万)。

“做人要有腔调。”生于上海的倪夏莲用久违的家乡话道破原因。在她看来,这是回报祖(籍)国和中国乒乓球队的方式之一,她为此倍感幸福。说罢,她笑眯眯地望着不远处的年轻后辈和对手,眼神中满是长辈似的怜爱。

article_img

当地时间7月29日,盛李豪在比赛中。当日,在法国沙托鲁举行的巴黎奥运会射击男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中国选手盛李豪获得冠军。(图片来源:中新社)

判若两人——场上霸气夺金 场下傲娇小孩

为中国拿下巴黎奥运会首金得主的射击运动员盛李豪,在赛场上是专注力无敌的神枪手,在赛场下则更像一个“淡人”,他日常遇到任何问题总是“淡淡的”。

盛李豪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解释了“光靠干饭就”这个网名的由来:“当时取名字我没有取完整,没有取完整我也不知道怎么取,它就这样了。”无心之举却造就了网络大热梗。网友们惊呼,原来“光靠干饭就”夺冠,并送给盛李豪“干饭哥”的外号。对于这个外号,盛李豪笑称:“我觉得大家喜欢就好。”

当被问到回国后想去哪儿玩、想吃什么的时候,盛李豪的搭档黄雨婷会说想去上海、去丽江,盛李豪却一脸诚恳地说没有。他所希望的可以调整、放松的假期,或许就是什么也不干,独自刷刷哲学视频。

但从盛李豪的只言片语中,仍能感到这个19岁大男孩的孩子气,以及一股“爱谁谁”的劲儿。比如说到打比赛不戴耳塞时,他就扔出一句“我不需要”,言简意赅,不做解释。

谈及愿望,小盛又语塞起来:“我最想做的事情,我也不知道怎么说,我只是说我可以做得更多吧。”记者追问:“是在射击上做得更多,还是在其他地方?”盛李豪的回答又恢复“淡”模式:“都是吧,都是吧。”

article_img

中国队组合陈芋汐/全红婵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项目夺金。谷爱凌(中)在赛后化身粉丝与陈芋汐(左)、全红婵(右)合影。(图片来源:新华社)

这样的性格反差同样出现在中国跳水运动员全红婵身上。在场上,稳健的全红婵几乎每一跳都能上演“水花消失术”,而在场下,她则是一个搞笑可爱的17岁小孩。只不过和盛李豪相比,全红婵更像是一个“浓人”。

7月31日,在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比赛中,中国组合陈芋汐/全红婵夺得金牌。夺冠后,全红婵场下向外国友人展示金牌的视频受到关注。视频中,一位外国男子说全红婵是奥运冠军,全红婵谦虚说道:“一般一般,给你看看我的奖牌吧。”外国男子惊讶道:“The best in the world(世界上最棒的)。”对此,全红婵“傲娇”的说:“咱们拿金牌就是为了炫耀的。”

当天,全红婵还见到了偶像中国女子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谷爱凌。在赛前发布会上,全红婵激动地跺脚,抱着谷爱凌不撒手,并说道:“终于见到真人了,一眼就看到了(谷爱凌),感觉她整个人都在发光。”

article_img

危地马拉选手阿德里安娜·鲁阿诺·奥利瓦夺金。(图片来源:新华社)

切换频道——他们的人生“神转折”

如果将时间线拉的再长一些,会发现更多令人惊喜的反差。

新华社报道,阿德里安娜·鲁阿诺·奥利瓦以50靶45中的成绩夺得巴黎奥运会女子飞碟多向冠军,结束了危地马拉72年无奥运金牌的历史。令人意外的是,13年前,奥利瓦还是一名体操运动员。

奥利瓦在2011年因脊柱受伤转投射击。2016年,虽无法以运动员身份参与里约奥运会,但她作为志愿者体验了大赛氛围,激发了她在射击项目上的决心。2021年,她如愿以偿地以射击运动员的身份参加了东京奥运会。那次她最终排名第26,无缘决赛。

而2023年,奥利瓦已经拿到了泛美运动会女子多向冠军,这也是她在国际赛场赢得的第一个冠军。

来到巴黎,奥利瓦的状态已经调整至巅峰。她不仅夺金,还打破了奥运会纪录,实现了自己与国家的梦想。

article_img

土耳其选手米凯奇(右)参加10米气手枪混合团体赛。(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人生的际遇有时就是十分奇妙,比如多年前还在土耳其军营里当军官的迪凯奇,也许不会想到,在自己51岁时,会在巴黎,拿下射击项目混合团体10米气手枪项目的奥运会银牌。

年轻的迪凯奇可能更不会想到,自己还在这一年因“随性”爆红于社交媒体。不同于大部分射击选手,迪凯奇比赛时不需要戴专业比赛装备——两块镜片(一块帮助聚焦、另一块帮助遮光)和一副防噪音耳塞。他只戴了一副普通近视镜及睡眠耳塞,单手插兜,潇洒参赛,最后稳稳地将银牌收入囊中。而在奥林匹克官网上,有网友发现,迪凯奇的爱好写的是另一种运动——跳舞。

article_img

中国选手杨思琪在女子冲浪第二轮比赛中。(图片来源:新华社)

人生因丰富而精彩,而15岁的四川凉山少女杨思琪,精彩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在冲浪项目女子第二轮第一组比赛中,中国选手杨思琪获胜,晋级16强。这是中国冲浪首次登上奥运舞台,杨思琪是中国首位参加奥运会冲浪项目的运动员,她的勇敢和坚持赢得了广泛赞誉。但在6年前,她还是一个从未走出大山的小女孩。

2009年,杨思琪在一个农村家庭长大。从小展现出极高的运动天赋,在篮球、跑步和骑车等体育活动中表现突出。8岁时,她开始学习柔道,之后转向了帆船运动。2017年,杨思琪加入四川省邛海水上运动学校学习帆船。凭借出色的身体素质和平衡能力,她很快被教练罗洋注意到。2018年,随着国家冲浪集训队的成立,杨思琪因其良好的身体条件和大胆的性格,被推荐转项学习冲浪。

在此之前,杨思琪从未见过大海。

为追求梦想,杨思琪9岁时就离开家乡前往海南三亚接受专业训练。之后的在国际比赛中,她经历了多次挑战,最终站上了巴黎奥运会赛场,并为中国冲浪运动书写了新的篇章。

(编辑:李璟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