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英勇善战,很受辽东诸将帅的青睐,1639年,年仅27岁的吴三桂,就已升任为辽东总兵。吴三桂的部队军纪严谨,作战勇敢,是当时明朝在辽东的部队中战斗力最强的一支。1641年松锦之战后,明朝在辽东的将士损失殆尽,洪承畴、祖大寿被迫投降,骁将曹变蛟被杀,只剩下吴三桂一支军队在山海关一线英勇抵抗清军。在这种情况下,吴三桂克服困难,重新组织起一支接近万人的边防劲旅,承担起防守山海关,抵抗清军的重任。为了打开山海关这道屏障,清朝曾多次派祖大寿和洪承畴等人招降吴三桂。但是吴三桂始终不为所动,坚持抗清。可是,到最后还是降了清朝,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吴三桂选了一条自己不愿走的路呢?
首先,人们想到的是,吴三桂为了父亲吴襄才降的清。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逼近北京,崇祯帝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他带兵入卫京城。待吴三桂率军入山海关时,北京城已经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攻破,崇祯帝自缢,吴三桂的士兵驻守山海关,正在观望局势的变化。原本李自成和清朝都想争取吴三桂这员猛将,而吴三桂权衡左右,决定归顺李自成。然而就在这时,吴三桂得到密报,他在北京的家产被农民军查抄了,父亲吴襄也遭到了严刑拷打。因此,吴三桂与李自成彻底决裂了,即便后来李自成与吴敏等人对吴襄百般示好,也未能将吴三桂拉拢回来。
但是,仔细一想,如果吴三桂单单是为了父亲的话,那后来农民军已经向他示好,为何还要降清,这条理由似乎显得有些苍白了。
其次,吴三桂降清的缘由很可能是为了陈圆圆。据说,农民军的大将吴敏在带人抄吴三桂的家时,发现陈圆圆长得闭月羞花、风情万种,便动了念头,将其抢去做了自己的侍妾。陈圆圆虽为当红歌伎,可是她聪慧美丽,自从被人当礼物送给吴三桂后,便成了吴三桂的红颜知己,得到吴三桂的百般宠爱。当吴三桂得到了陈圆圆被吴敏抢去的消息后,非常愤怒,一怒之下,他杀掉了李自成派来劝降的使者,还萌生了降清的念头。
但有关吴三桂一怒之下为红颜的举动,史书上是没有记载的,不知是遗漏了,还是吴三桂根本就没动过这种念头。或许,他降清是受当时的形势所迫。
自农民军攻破北京城后,吴三桂就变得非常被动,因为一边是李自成的农民军,一边是多尔衮率领的清军。无论哪方,势力都比吴三桂强,一旦开战,吴三桂肯定会损兵折将,削减势力。而就在他举棋不定之时,农民军率兵攻打吴三桂。此时的吴三桂本不想打仗,但人家打上门来了,总不能不应战。可是,吴三桂的人少,肯定打不过,为了自保,不得不求助于清军。虽然多尔衮在人力、物力上给予了吴三桂一定的支援,但这些也不是白给的,于是,历史就给吴三桂记下了这降清的一笔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