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仇恨将与当面辱骂受同等惩罚
据英国最新修订的起诉指南,网络仇恨犯罪将被视为与当面辱骂同样严重的行为,将得到严肃处理。
皇家检查署(Crown Prosecution Service)表示,在推特上发表辱骂言论,与面对面朝对方吼叫让人受到的伤害是一样的。
检察长(Director of Public Prosecutions)桑德斯(Alison Saunders)表示,网络语言暴力行为可以引发“十分危险的敌对情绪”。
她在《卫报》上撰文表示,美国最近发生的事件,即白人民族主义者与反对派在夏洛特镇发生的冲突,显示了网络语言暴力能够将公众引向何等歧途。
她写道,“不管是在街上朝着对方大吼,还是在墙上涂鸦,或在推特上谩骂,这些憎恨性言论造成的影响都是同等的,都具有同样的破坏力。”
她还表示,网络和社交媒体尤其为语言暴力提供了“新的平台”。
皇家检察署表示,他们已经制定了更清晰的条例,使受害者与目击者可以知道法律将如何规制这类行为。新的法律指南及相关的检察声明对检察官是否起诉某些由敌意驱动的冒犯行为进行了规范,凡是针对不同种族、宗教、性别、性向和残障人士的冒犯行为都可包含在内。网络仇恨犯罪将得到与线下同类行为完全一样的处罚。唯一的例外是当儿童在网上发表类似仇恨犯罪的言论时,因为儿童可能无法充分理解他们的行为所造成的可能伤害。
此外,这份指南还第一次将针对双性恋者的冒犯囊括进来。新指南特别提到,如果双性恋者受到同性恋者的攻击,也将获得同样保护。
据最新数据,皇家检察署在2015-16年间,一共将超过1.5万起仇恨犯罪送上法庭,三分之一的罪犯因其行为中的仇恨犯罪因素而获得加刑,创历史最高纪录。不过,同一年,由警方移交检查署的案件数量却减少了约10%。
一家反对针对LGBT群体的暴力和仇恨犯罪的慈善机构的总裁努恩(Nik Noone)表示,该组织自己的研究显示,很多受害人并不相信警方,因此不会向其报告网络仇恨攻击。她说,起诉网络仇恨犯罪的门槛非常高,调查过程通常又太慢,而网络世界却是在飞速变化的。
仇恨犯罪是指由“敌意或偏见”驱动的冒犯行为,包括种族主义、性别主义或同性恋歧视。
2014年12月,苏格兰的检查署也发布了类似的指南,该指南表示:“如果在大街上说某类话是违法行为,那么在网络上说同样的话也是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