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由于脱欧协议连续遭到议会下院否决,英国脱欧进程陷入停滞,随着而来,要求首相特雷莎·梅下台的呼声越来越大。
综合北京新京报、21世纪新闻报道、新华社报道,由于脱欧协议草案3度在议会闯关失败,特雷莎•梅16日同意在第4度表决草案后,不论结果如何,都会为下台订出时间表。
自特雷莎•梅在自己主导的2017年大选中失去保守党多数席位以来,辞职的结局几乎已不可避免,问题只是什么时候走人。执政保守党预计,在7月初议会暑假休会之前会从候选人中选出继任者,在8月份迎来保守党新领袖,继续领导脱欧进程。
有消息称,保守党内有20位候选人欲争夺英首相宝座。
谁有可能成为新首相?
在特雷莎•梅提出愿意有条件辞职后,英国媒体一窝蜂地开始预测新首相会是谁。根据《卫报》、《每日快报》、天空新闻台、The Conversation新闻网的预测和分析,以下人选最可能成为接班人。
鲍里斯•约翰逊(右)。(图片来源:中新社)
前外相鲍里斯•约翰逊——领跑新首相人选党内民调
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英国前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是执政党保守党最属意的首相继任人选。
受《泰晤士报》委托,英国舆观调查公司做了一项民调,依据17日公布的结果,39%保守党成员认为约翰逊是接替首相特雷莎•梅的第一人选。
在2016年7月出任外相之前,他当了8年的伦敦市长,也有过一系列英国人津津乐道的囧事,比如2012年伦敦举行奥运会,约翰逊在参加奥运宣传活动时,被卡在了半空中高喊“救命”。但这位外相其实是真正的精英阶层,毕业于牛津大学,在《每日电讯报》有自己的专栏,出版过个人文集和小说。
在英国刚开始商议脱欧时,约翰逊作为“脱欧派”代表人物,非常活跃。2017年9月,他在《每日电讯报》发表4300字的文章,阐述英国应如何达到“荣誉脱欧”,但内容与政府立场相去甚远。外界普遍认为,约翰逊当时在梅姨发表脱欧演讲前抢先表态,意在争夺首相宝座。
因为和梅姨在脱欧问题上一直存在巨大分歧,约翰逊于2018年7月宣布辞去外相职务。不过他作为保守党党员,在党内拥有众多支持者,也积极参与政治事务。
拉布。(图片来源:新华社)
前脱欧事务大臣多米尼克•拉布
前脱离欧洲联盟事务大臣多米尼克•拉布在上文提到的《泰晤士报》调查中,以13%的支持率位列第二。
拉布是梅姨亲选的脱欧事务大臣,2018年7月上任之后4个月就请辞,他的辞职信令人印象深刻:我在良心上无法支持脱欧协议草案。
拉布的辞职让许多议员认为他是一个坚守自己原则的人。而且在担任脱欧大臣期间,拉布一直对结局保持理智,曾于去年8月至9月发布约70份公告,提出一系列技术性建议,以便让英国企业、居民和公共组织做好“无协议脱欧”的准备。
2019年3月,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简短会见英国外交大臣亨特 (右)。(图片来源:新华社)
现任外相杰里米•亨特
约翰逊辞职后,亨特接班成为英国新外相,他被称为“中国的洋女婿”,其妻子是西安人。他曾呼吁英国人学习中国的孝道,解决老人的孤独问题。
在做外相之前,亨特是英国卫生大臣,虽然在任期内面对了多次医疗系统罢工,但他仍然是这个岗位上就任时间最长的。
有趣的是,在2016年脱欧公投时,亨特还是个留欧派,但是公投之后他就宣称自己改变主意了,支持脱欧,而且表示全力支持梅姨的方案。
亨特在临危受命之后忙碌于英国的外交事务,去年11月还曾访问伊朗,磋商伊核协议,成为美国宣布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后首名访问伊朗的西方国家外长。
《卫报》评论,亨特可能是唯一有希望阻止约翰逊登上首相宝座的人。
赛义德•贾维德。(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内政大臣赛义德•贾维德
贾维德出生在巴基斯坦裔家庭,是英国首位亚裔内政大臣。从政之前他在商界叱咤风云,25岁时成为纽约市的大通曼哈顿银行最年轻的副总裁,而后成为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
在政治仕途上,他曾任英国内阁社区及地方政府大臣、商业创新及技能大臣、文化传媒及体育大臣、平等事务部长、财政部金融秘书和财政部经济秘书,经验丰富。
去年6月,保守党之家网站对保守派活动人士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他在保守党内的支持率非常高,有望成为党领袖。
贾维德对梅姨忠心耿耿,据路透社,他曾表示:“国家最不需要的就是保守党党魁选举,这会被视为是任性且错误的。我全力支持首相,首相是确保我们在3月29日退出欧盟的最佳人选。”
除了以上人选之外,前脱欧事务大臣大卫•戴维斯、卫生大臣马修•汉考克、环境大臣麦克尔•戈夫均有可能竞争首相之位。
(编辑:李璟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