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国内

苏州温商抢滩“绿色经济”新市场

article_img
苏州安固工业园安装了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article_img
怡达新能源充电枪生产车间。张晨 摄
article_img
熙瑞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车间。

“创新之光——寻找世界温州人新动能”大型采访活动系列报道

☉商报记者 诸葛芳芳 张晨

绿色产业以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成为市场新宠,这让“敢为天下先”的温商看到了巨大潜力。苏州的外资集聚和长三角区域优势,更是让在苏州的温商 占有先机。在国家对绿色经济全面布局的推动下,温商积极抢滩绿色产业的桥头堡,成为苏州绿色产业中一支重要力量。如今,在苏州的清洁能源行业、新能源汽车 行业、节能减排行业,都能看到温商的身影。

抢占先机 温商早早“盯上”节能减排

苏州安固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换向器的制造业企业,几年前,他们早早“盯上”新能源、节能减排等产业。2011年,苏州安固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000多万成立了苏州传世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从事氧传感器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

氧传感器这个小小的零部件,能够迅速检测汽车尾气氧含量,将相关数据发送给车辆电控喷射系统,不仅能够节约燃油,还能与三元催化系统配合减少污染物 排放量。在欧美国家,每辆汽车都被强制要求定期更换氧传感器,路面也安装了流动测量汽车尾气排放的设备。目前,我国主要是在年审时检测汽车的尾气排放。

“成立的前几年走了很多弯路,一直在烧钱。”苏州安固公司总经理陈峰说,除了设计研发等技术性问题,汽车市场难入、国家政策未出台落地都是发展难的原因。

但安固一直没有放弃对传世的投资。“随着国家对大气污染、环保问题越来越关注,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这也是支撑我们投资传世的动力。国内拥有核心技术且生产能力上规模的氧传感器公司还很少,我们要抢占这个市场先机。”

目前,传世已拥有多项氧传感器相关专利,产品型号多达上千款。去年,传世汽车的年产销量达到几十万只。“我们想将客户目标定位到汽车销售终端4S 店,一个氧传感器的销售价从几百元到2000元不等。如果未来国家也实行尾气排放路测措施,氧传感器的市场还是很大的。”陈峰说,传世汽车现在还在不断投 入研发阶段,产品的稳定性不断提高,传世也在努力降低产品成本,让更多人接受它的价格。

今年,出于企业用电需求和充分利用屋顶资源等因素,苏州安固工业园安装了703K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厂房屋顶共计安装2310块光伏组件, 总面积约15000平方米,实际装机总容量610KW。在屋顶上建设光伏电站,不仅可以提高厂房的空间利用率,还能缓解电网供电压力,另外,密集的光伏组 件相当于给建筑增加了隔热保温层,减少空调能耗10%以上,能有效降低企业生产的电耗成本。该项目还设置了智能化监控系统,可以直接观测运行参数。

“日最高发电量3595.45度,最低771.62度,预计年均发电量62.7万度,这些电量安固工业园全部可以消化。”陈峰说,与火电相比,该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约200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520吨、二氧化硫4吨、氧化物1吨。

循序渐进 新能源“小”产品收获大效益

由温商章晓军参与组建的中美合资企业苏州怡达电气一直是连接器行业的龙头企业,客户包括富士康、施耐德电气、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国家体育场等。

近年来,我国电动车行业兴起,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而早在2009年,苏州怡达电气便开始涉足电动车行业,成功研发设计了全国第一款针对场地车、低速车等汽车的充电连接器。两年后,这款充电连接器实现了场地车覆盖率100%、低速车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2014年,苏州怡达电气看到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商机,成立了新能源事业部,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设计研发。一年后,该部门独立,成立了苏州怡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怡达电气主要生产制造传统连接器,苏州怡达新能源核心产品则是新能源汽车充电枪。

新能源汽车充电枪虽是新兴行业,但产品生产制造难度不大,国内已有一些企业涉足该行业。“谁的研发创新走在前列,质量好,谁的产品就有竞争力。”苏 州怡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章晨健向记者展示了一款国际直流充电枪。他介绍,这款充电枪采用高强度阻燃绝缘材料,内置防水开关,拥有多项专利保护,具 有安全、符合人体工学握感设计等特点。

“公司员工以研发人员和销售人员为主,每年投入的研发经费占总销售额的10%—20%。”章晨健说,大部分加工环节都外包给苏州怡达电气,也是一种 资源的重新整合利用。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苏州怡达新能源形成了以苏州总部为研发和服务中心,辐射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20多个城市的分部机构的服务 网络。

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扶持,为苏州怡达新能源吹来了东风。去年,苏州怡达新能源的年产值近300万。根据上半年的销售情况,今年年产值能达到 3000万元。同时,苏州怡达新能源的产品开始逐步占领市场。苏州目前设置的32处充电桩中,10%的充电桩使用了苏州怡达新能源生产的充电枪。

最近,苏州怡达新能源还成功申报了江苏省高新企业,同北汽集团、东风汽车、合康动力、南京能瑞等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变废为宝 让农林废弃物转变成清洁型能源

玉米秸秆、花生壳等人们眼中的废弃物,却可成为发电发热的燃料。在苏温商何文钱,每天就是和这些废弃的木质废料以及农林废弃物打交道,研究着如何让它们变废为宝。“我就是收垃圾的。”谈起自己的清洁能源事业,何文钱笑道。

据了解,何文钱创办的苏州熙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是将废弃的木质废料以及农林废弃物如木屑、绿化垃圾、秸秆、稻壳、菌菇渣等生物质废弃物,经 过粉碎、烘干、混合、挤压等工艺流程,制成成型的颗粒燃料,以此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如煤、油、天然气等,是在生物质锅炉中直接燃烧的一种新型清洁的燃料。

“我本来在国企上班,一个朋友做这个新能源行业,我就投资入股了,后来发现这个行业前景广阔,我就毅然辞去原来安逸的工作,开始创业了。”何文钱告 诉记者,2013年,他在苏州吴江市桃源镇创办了苏州熙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有3处生产基地,分别是苏州吴江、盐城大丰和连云港灌南(合作模 式),主要开展制造销售设备生产线、生产生物清洁能源以及承包集中供热锅炉三大业务。

选择生物质能源产业作为创业项目,何文钱坦言出于多方面考虑。“这个项目符合能源发展方向和国家政策导向,目前全国正在逐步淘汰燃煤锅炉,全面鼓励 发展生物质能。此外,我看到大量生物质原材料被当作垃圾浪费掉,感觉很可惜,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创业,降低政府对秸秆焚烧的管理难度,减少当地碳排放及水源 污染,为节能环保事业出一份力。”

至于为何会选在江苏创业,何文钱表示,一方面是平原地区生物质原材料储备量很大,另一方面是考虑当地的区位优势,离长三角近,销售覆盖范围大。

记者了解到,生物质燃料的原料看似简单,但在制作过程中,却相当考验技术。“我们是通过合理的热值配方,标准化的高温高压技术,生产成4000大卡 以上的标准燃料,为此公司还获得了国家专利技术13项。”何文钱介绍道。像农夫山泉、上海好成食品公司、山鹰纸业(上市公司)等不少大企业都选择了熙瑞的 生物质燃料。

除了“打鱼”,熙瑞还负责“造船”,通过总结自己的生产实践经验,不断改进完善,为同行客户量身打造专业的生物质颗粒生产线,如有些区域有大量含水量很高的木屑要处理,他们就要上烘干设备,如玉米秆一类的,就要上粉碎系统,以此达到高产量、低人工、节约能源的目的。

据悉,目前在发达国家,生物质燃料已占燃料总量的20%—30%,但在发展中国家,目前还不到0.5%的市场占有率。生物质燃料在我国还处于成长期,恰逢国家提出减煤1.5亿吨的好时机,在何文钱看来,生物质清洁能源将迎来爆发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