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温州

守护绿水青山融入文化情怀 打造网红景点创成浙江“样板”

article_img
浙南“黄果树瀑布”深箩祭
article_img
通往泽雅风景区的通景路上车来车往

“泽”为水,“雅”为美,瓯海区泽雅素有温州“西雁荡”的美誉,辖区内八大景区,230多处名胜景点。

几年来,泽雅镇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醉美泽雅·古韵纸山”,打造成温州最美“后花园”,有效补齐农村发展短板,使泽雅生态环境面貌、城乡发展面貌、群众思想面貌发生了巨大转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近年来,该镇相继荣获国家级生态镇、省体育强镇、省森林城镇、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省级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样板乡镇、浙江省卫生镇等荣誉称号。

□晚报记者 袁寿省

坚守绿色初心抓生态 勇当生态文明践行人

“不算眼前账、算好长远账,不单算经济账、更要算生态账。”泽雅历届党委、政府深刻认识到,泽雅的发展必须要牢牢守住“绿水青山”,才能积攒生态后发优势和休闲产业集聚势能。这几年,泽雅连续打出机械造纸专项整治、戍浦江综合治理、水源地保护提升等组合拳,让全镇生态环境真正实现“蝶变”。

坚决推进涉及6大类49个整治项目的泽雅水库水源地保护提升工程,狠下决心关停库区规模生猪养殖场92家、拆除栏舍3万平方米,彻底改变泽雅“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脏乱差面貌,当年获评“国家生态镇”称号。

在泽雅水库一级水源地村庄搬迁中,泽雅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开展动迁工作,成功化解山区农房资料缺乏、房屋年限认定、水库移民历史遗留等一系列“老大难”问题,仅用100天就完成了“20年未能实现的一级水源地村庄搬迁”。

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在全镇范围内掀起一股轰轰烈烈的“环境卫生革命”,彻底扭转了群众“农村环境就是脏乱差”的落后观念和固有习惯,全面提升城乡居住环境质量,创成省级卫生镇。

正是泽雅干部长年累月对绿水青山的坚守,最大程度保护了泽雅的生态环境,也奠定了其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坚实基础。

聚焦乡村振兴抓旅游 敢当农民致富引路人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泽雅始终把农村富强、农民富裕作为衡量发展的根本准则,持之以恒抓好休闲旅游发展,引导产业项目加速、人才乡贤聚集,让生态资源、旅游资源转化为农村集聚化、精细化发展的原动力。

提升旅游形象丰度。泽雅深挖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每一个细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质设计、高标准建设,精心雕琢“山水田林路人”一体的城镇生命共同体,因地制宜打造龙滩湿地公园、环湖生态绿道等一批百姓网红景点,创成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样板镇;深入开展旅游品质提升计划,统筹推进小镇入口形象提升、纸山商业街区打造、旅游配套设施提升、龙溪沿线慢行系统等创建工作,实现“镇在景中立,人在景中行”。

拓展旅游产业广度。大力推进金瑞、五福山等农业观光休闲园建设,举办农民丰收节、尝新节、插秧节等特色农旅活动,打造“叫得响”的农旅融合产业;大力拓延体育运动休闲产业链,提升漂流、拓展、滑草等老牌体育休闲运动项目,办好环泽雅湖徒步大赛等极具影响力的体育赛事,打造“带得动”的体旅融合产业;大力挖掘纸山文化资源,打造纸质文化品牌,办好泽雅屏纸技艺大赛、周岙挑灯节等特色文化活动,打造“传得开”的文旅融合产业。

挖掘旅游品牌深度。凝聚乡愁文化内核,将泽雅琦君文化与美丽乡村、美丽庭院、美丽路肩建设深度融合,让农村既有风景颜值,又有文化情怀。深入挖掘纸山文化内涵,促成乡贤智力回归,实现泽雅屏纸、纸马雕版、活木字印刷三大非遗技术融合,变“泽雅土纸”为“艺术屏纸”,价值增长数十倍。

聚焦民生福祉抓服务 甘当基层群众暖心人

基层农村是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主阵地。泽雅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实把服务送到群众的心坎上、落到农村发展的急需处。

救群众所急。泽雅许多危房年久失修,地质灾害点、山塘水库众多,防御自然灾害任务异常繁重。如2016年秋,泽雅遭遇百年未遇洪涝灾害,短短1个多月中连续受到4次强台风影响,累计降雨量1400多毫米。台风“莫拉蒂”期间,泽雅干部连续几天奋战在一线,每天平均睡眠不足2小时,冒着泥石流、滑坡等生命危险冲锋陷阵,带领民兵奔赴受灾现场抢险救急,将群众损失降到了最低。这几年,泽雅防汛防台防冰冻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多次获得市、区领导的高度评价,被评为温州市防台抢险救灾先进集体。

改群众所痛。深化科室站所分工合作机制改革,优化审批管理流程,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154项,占全部事项87%;结合“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实行重点项目“领办制”、重要项目“代理制”、重点企业“驻点制”等举措,成功引进浙江东来、浙江建科、浙江国视科技、温州中回等企业入驻泽雅,增加营业额超亿元、税收额超千万,实现政企交流心连心零距离。

解群众所需。创新试点农房审批“容缺受理”和一站式审批制度,精简审批流程从42天变为12天,助推外水良·艺境、竹海民宿等一批高端民宿落地,实现空倒房变民宿、资产变产品;深入实施“泽雅强村三年计划”,立足村居特点和片区优势,谋划省级农村改革试点项目11个,促成强村项目落地27个,81个经济薄弱村全部摘帽,全镇村集体总收入实现80%增长,经营性收入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增长,全面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结语

半城山水半阕诗,一湖烟波一纸愁。从戍浦江畔到金岗山尖,飘扬的是千年纸农喉间古老浑厚的农歌,承载的是代代赤子心忧桑梓椿萱的乡愁。泽雅这座从历史风尘中走出的沧桑古镇,如今正处于振兴发展的关键阶段。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把乡村‘连’起来这么简单,更要让乡村真正‘活’起来,带动周边村民可持续享受生态休闲产业带来的发展红利。这需要泽雅干部一任接着一任谋起来,一代接着一代干下去。”泽雅镇党委书记李晓说。

乡村振兴道路虽长,但不会有比脚更长的路;农村发展事虽难,却不会有比人更高的山。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泽雅代代干群都将继续牢牢维系在这个“泽雅命运共同体”上,手携手阔步迈向温州新农村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