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2年11月9日,保罗·博古斯在位于里昂的自家餐厅Auberge du Pont de Collonges的厨房。(图片来源:法新社)
【欧洲时报海喵编译】1月20日,法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厨师之一保罗·博古斯(Paul Bocuse)辞世,享寿91岁,他生前长期患有帕金森症。
博古斯生于1926年的小镇柯隆居欧蒙多(Collonges-au- Mont-d’Or),距离美食之都里昂(Lyon)不到10公里,业界大多称他为“保罗先生”。他不只经营餐厅,也出过书、创办厨艺学校,法国人赞誉他是“世纪之厨”、“美食教皇”。
他在1970年代曾发起“新潮烹调”(Nouvelle Cuisine)厨艺运动,带动饮食革新,同时打造了“名厨”的观念,对法国厨师领域影响颇大。
“保罗先生”就是法国
内政部长科隆(Gerard Collomb)曾是里昂市长,当天下午他在推特(Twitter)公布博古斯的死讯时说:“保罗先生就是法国,(他)简单又慷慨,卓越又具生活艺术。美食教皇离开我们了。”
法国媒体纷纷追溯这名大厨的生平,提及他从9岁起就跟着父亲学习烹煮小牛腰子,20岁时在知名餐厅——“布瑞兹尔妈妈”(La Mere Brazier)工作,后又师从名厨布昂(Fernand Point),在他身边探索身为厨师的骄傲,也学习到桌边服务的精髓。
美食评论家高尔(Henri Gault)与米佑(Christian Millau)多年前品尝过博古斯的手艺,曾回忆说,当时他们一顿午餐吃到下午4时,满足地离开餐桌后,又回来吃晚餐;他们要求博古斯做一些清淡的料理,他便端出四季豆色拉,乍看并不出奇,尝起来却很美味,“爽脆的豆子有种花园的味道,极简单却极丰盛。
博古斯掌厨下的餐厅于1958年获得米其林评鉴的第一颗星,1962年获得第2颗星,1965年拿到3星评价,并维持至今,超过50年。他开在家乡的餐厅Auberge du Pont de Collonges,已成饕客圣地。
博古斯开在家乡的餐厅Auberge du Pont de Collonges,已成饕客圣地。(图片来源:法新社)
他的事业版图不断扩大,除了餐厅和酒馆,还创办学校、出书、成立基金会、举办厨艺竞赛等。
法国Madame Figaro杂志2007年访问他时,他曾给年轻厨师一些建议说,身边总要有对的人和事陪伴,这才是最重要的,例如伴侣、朋友和好食材,还要懂得传授。
2015年,博古斯当时年迈,身体不好,几乎已不出门,但味蕾依然灵敏,每天都由厨师替他准备佳肴。
“新潮烹调”运动
不过,对大家一向把他推崇为“新潮烹调”创始人的说法,博古斯似乎显得有点保守:他认为这实际上是媒体的发明。他不无讽刺的说:“新厨艺,就是盘子里一无所有,而一切都在账单上 。”
事实上,博古斯烹调的新意在于注重菜品的原味,让食物更清淡、更新鲜,也更美观。
面对全世界层出不穷的烹饪新方法,博古斯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烹饪就像音乐,很难在形式上创造什么。因为翻开任何一本烹饪书籍,都会发现其中的烹饪方法几乎已经包罗万象。那些动辄以创新自居的厨师,只是自负的傻瓜而已。而且,新的东西往往并不能持久,很多今天的新鲜玩意儿到明天就过时了。像音乐演奏一样,在烹饪中‘诠释’已经足够,不需要更多外在形式”。
打造名厨形象
博古斯把一个真正的厨师形象印刻在人们的脑子里——身穿白色制服,头顶厨师高帽,手持锅铲奋力翻炒。当今天各种美食节目大行其道,厨师们身着统一服装亮相时,人们或许想不到,博古斯就是打造此厨师外形,并运用媒介传播宣传美食文化的第一人。
法国总统马克龙率先向博古斯致敬,称他是“改革法式烹调的传奇人物”。法国美食评论家西蒙(Francois Simon)表示:“博古斯是法国美食界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是烹饪界的‘戴高乐’”。
博古斯的成名作是黑松露酥皮汤。这是1974年,他为当时的总统季斯卡·德斯坦Giscard d'Estaing特别创作的。用特别设计制作的酒杯状汤盅,盛着法国著名的黑松露鸭肝浓汤,再覆盖上一层奶酪酥皮。
这张照片拍摄于一九七七年三月二十九日,在里昂街头,博古斯刚买完东西。(图片来源:法新社)
“我是厨师,不是生意人”
这位神厨出生于厨艺世家,此前经营着自1965年以来连续保持米其林三星的L’ auberge 餐厅。不仅如此,他创立了著名的Institut Paul Bocuse(保罗·博古斯酒店与厨艺学院),博古斯世界烹饪大赛(Bocuse d'Or)也是以他名字命名。
博古斯曾经接受法国著名饮食杂志《French Entrée》采访。媒体问他,法式料理是全球最棒的吗?博古斯的回答丝毫不令人意外,他说:“在我看来,法式料理之所以是最棒的,是因为大量的国外大厨从中汲取灵感,或者这些大厨选择在我们的厨房里接受培训。”
此外,他还给出关于烹饪的简单真理,即卫生、严谨和对食材的选择。
一直以来,他强调自己不是生意人,而是个厨师,因此喜欢用手工作。“如果回到18岁,我还是愿意跟现在干一样的工作。”他说。
博古斯的中国情缘
保罗·博古斯于1987年发起创立博古斯世界烹饪大赛,并以保罗·博古斯本人的名字命名。大赛每两年举办一届,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法国美食之都里昂的盛会。引领并且影响世界烹饪潮流的发展。法国人有一句话:“你可以不知道路易十四是谁,但你必须记得博古斯这个大厨!”
不少中国厨师也参加此项大赛。几年前法国博古斯世界烹饪金奖大赛及法国里昂国际酒店、餐饮、食品展组委会中国区主席博德力先生说:“博古斯世界烹饪大赛是一个融合世界烹饪文化的创新舞台。中国西餐业引人瞩目的发展使中国厨师成为博古斯舞台不可或缺的角色。中国的烹饪艺术是世界美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我们希望看到更多中国厨师冲击中国区预选赛,同时在法国博古斯世界烹饪金奖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就像中国运动员冲击历届奥运会,最终取得了奥运大国的地位一样。”
2010年上海世博会过后,博古斯带着他的团队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罗纳-阿尔卑斯展馆四楼设立了法国西餐厅。
2010年4月29日,在上海世博会展馆,博古斯餐厅工作人员在厨房准备食材。(图片来源:法新社)
餐厅负责人说,博古斯学院法国西餐厅是世博园区内为数不多使用新鲜食材现场烹制的餐厅,而且所有的酒都是从法国空运而来,菜肴均由法国名厨亲自烹制以保证罗阿美食的原汁原味。
(编辑: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