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网日前撰文称,最近,一部反映日本人银座生活的重拍电视剧《黑色皮革手册》再次火热上演。无创意的题材,老掉牙的剧情,几近重复的作品一再问世,而且始终保持人气,原因或许只有一个:日本人的“银座情结”。

文章指出,日本人主要感兴趣的不是剧中种种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而是活生生存在于日本银座世界里的各种群体及其背后巨大的产业。
文章分析称,首先,银座的盛衰起伏折射了日本的经济命运。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是银座的鼎盛时期,3000多家俱乐部鳞次栉比的景象甚至成为时代的标志之一,也让不少外国人谈起日本,首先想到的就是“银座”。
不过,如同日本经济一样,经历泡沫破灭、亚洲金融危机、雷曼冲击、东日本大地震后,现在银座的店铺数量已经剧减至仅有十分之一的300余家,这也是如今银座服务行业每分每秒都在上演生死存亡战的根本原因。

如今,日本经济整体下滑,陷入泥潭,敢花钱的客人只减不增,对于定位高档消费的银座店铺而言,无异于致命打击,银座消费业堪称日本经济的一张“晴雨表”。
文章随后指出,其次,银座服务业的生态,集中展现了日本商海的游戏规则。视顾客为上帝,是服务水准较高的日本产业共通的优势之一。
而早稻田大学经营战略专业教授山章荣准指出,银座的服务业面临比日本经济更严峻的生存危机。信赖、持续力、人才,被银座服务业普遍视为生存三法则,可是在如何消减企业成本的课题面前,这些法则已经无法坚守。细想之下,泥潭之中的日本经济又何尝不是如此?

文章还指出,最后,银座的女性服务人员反映了日本女性的人生酸苦。在安倍政府不断鼓吹建设“女性活跃社会”的大口号下,日本女性依然处于社会底端。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有知识有文化的日本年轻女性包括名校女生加入这个行业,与其说提高了该行业的知性水平,不如说她们是日本就业形势恶化的一大牺牲品,是国家教育的悲哀。
文章最后指出,银座是日本繁荣与富庶的象征。而如同银座日益黯淡一般,日本的天空也是乌云密布,久久散不开。透过银座夜空的星光,看到的不仅是万千人情冷暖,还有日本的世态炎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