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吕鸥编译】学业水平过低、教育不平等加剧……法国审计法院5月20日发布报告称,法国基础公共教育政策已经面临“失败”,应该“重新思考当前的办学模式”。
法国小学生成绩居欧盟末流
法新社报道,审计法院在题为《小学教育:一种与学生需求脱节的组织方式》的报告中指出,尽管过去10年来,国家在小学教育(从幼儿园到小学毕业)上的财政投入不断增长,学生成绩却在下滑,与欧洲邻国相比尤其如此。报告还称,这是“一种失败的局面”。
为此,审计法院援引了多项国际研究数据作为依据。例如,2024年国际数学和科学趋势研究(TIMSS)显示,法国小学四年级(CM1)学生的数学成绩在欧盟国家中排名垫底;而2023年促进国际阅读素养研究则表明,该阶段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虽然较为稳定,但在欧盟依然属落后水平。
报告还说,除了学生成绩“让人难以接受”,“教育不平等”现象也在日益加剧,其中涉及到性别不平等、社会阶层差异以及区域不平衡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归咎于学校运行模式与学生实际需求之间的严重脱节”。
“一周四日课制”成诟病焦点
审计法院院长莫斯科维奇(Pierre Moscovici)在有关报告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2010年的报告,法国学校的教学时间安排无论以日、周还是学年为单位看,都不符合儿童生理节律学的原则。
莫斯科维奇以“一周四日制”为例批评说,这种校历安排“有害而无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CDE)内的“主流模式”是“足时的一周五日制”,而“四日制”仅存在于法国的小学教育中。
2014年,法国曾推出一项极具争议的教育改革,将每周上课时间恢复为四天半,但2017年,时任教育部长布朗盖(Jean-Michel Blanquer)再次授权市镇政府可自行选择“一周四日制”。到2018年,已有85%的市镇重新实行一周上四天课的学时安排。
这份报告发布的背景是,今年5月初,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将于6月20日启动一场关于“儿童时间安排”的公民大会。
据法国经济、社会和环境委员会(Cese)主席博德(Thierry Beaudet)介绍,此次大会主题将涵盖“课余时间、学后时间、居家时间以及在校时间”。
重新平衡中小学资源分配
除了批评现行的教学作息制度,审计法院还主张“提升教育服务质量,真正惠及学生”,重点是提升教师职业的吸引力。
鉴于法国长期以来更重视对中学教育的投入,审计法院建议继续推动“初等与中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再平衡”。
此外,还应“改革学校管理体系”。例如,应设置“专职校长”或至少全面推行对学校管理者“免除教学任务”(décharge)的办法以实现责权明晰。
报告还强调,“应更好地与地方政府协调”基础教育政策,并“更好地让教育从业者群体参与决策”。
审计法院总结说,“迫切需要重新思考当前的学校模式”,应“以学生福祉为核心”进行创新,以“加强校内、课后及校外活动之间的衔接”。
工会对报告建言“不以为然”
对此,全国初等教育工会(FSU-SNUipp)秘书长戴维(Guislaine David)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表示:“毫无疑问,教育机构正在经历一场危机,不平等现象正在加剧。”
在她看来:“但这份报告并没有给出解决教育问题的良策……要想提升学生水平,必须重视教师培训,保障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的人员配置”。
关于学生作息时间安排,她强调:“我们不能脱离家长的生活节奏来讨论这个问题。法国职工的生活方式导致许多孩子不得不长时间留在校内。”
(编辑:法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