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都市暴恐新趋势及防范思考
香港天溯国际智库总裁邱永峥
持有美国绿卡的乌兹别克移民塞义波夫用一辆租来的皮卡车在纽约街头撞死8人撞伤11人,酿成纽约自911以来最大的恐怖袭击事件。根据最新的情况,他为此次袭击事件准备了整整一年时间,两个月前决定租车撞击,并以“最大程度造成人员死伤”为目标。
最新的这起发生在国际大都市的恐怖袭击事件说明,使用车辆遂行恐怖活动越来越成为暴恐分子的手段,而如何防范成为大都市管理者与强力机构的新难题。
首先,驾车撞击渐成国际大都市暴恐事件的新手段。驾车冲撞平民此前很少是生活在西方城市暴恐分子使用的手段,但据初步统计来看,从2014年起,在西方大都市先后有15起大规模暴恐事件涉及车辆撞击,这种手段相当致命且影响巨大,目前已经造成142人死亡,数百人受伤,对城市的管理尤其是反恐提出了巨大的新考验。
自今年1月底起,特朗普政府推行强化版本的签证管理政策,对来自10个国家的公民赴美签证实施严控,可这次在纽约制造如此重大恐怖事件的暴恐分子却来自不在名单上的乌兹别克斯坦,因此,这就算是反恐有效了美国也是一个新挑战。
恐怖组织公开宣扬使用车辆实施暴恐活动源于2010年——当时“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的人就在暴恐宣传视频中鼓动西方的孤狼用车辆撞人。巴勒斯坦恐怖分子也频用车辆撞击以色列的目标,但一直到2014年“伊斯兰国”领导层再度鼓动后,这种手段在西方大都市的袭击才开始盛行起来:
今年8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恐怖分子驾驶一辆货车撞死了14人;
今年6月,在伦敦,恐怖分子驾车在伦敦桥撞死了8人;
今年4月,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暴恐分子驾车撞死了5人;
2016年12月,德国柏林,暴恐分子驾车撞死12人;
最致命的是在法国的尼斯,2016年7月14日,暴恐分子驾车冲撞法国革命纪念活动现场,撞死了84人。
其次,面对全新的暴恐手段及特点,城市管理者能做什么呢?以下是美国与欧洲城市正在摸索与探讨的:
首先是对人群密集及大型活动的附近交通实施管制,这点纽约市其实也做了,比如说在感恩节,圣诞节之类的大节日;
其次是防范情报,这点是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发现有激端趋向的人或者组织要向执法强力机构汇报。纽约警方准备实施这样的计划,鼓励社区积极分子与家庭成员举报不端的行为与思想,有点类似北京的“朝阳群众”;
第三是强化管理租赁车辆的行业,加强对租车人员信息与强力机构之间的情报分享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