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回应民生关切 改善民生提高发展“成色”
鹿城文明城市创建“创”出百姓幸福感
“自豪的温州!自豪的鹿城!自豪的家乡!点赞吧海内外朋友们!”不久前,西班牙华人青年联合总会会长叶建伍朋友圈转发的,一篇着墨于鹿城发展建设及山水人情的文章获点赞无数。党的十八大把“精神文明建设”浓墨重彩地写进报告,而对于在国外打拼时间几乎比国内还多的叶建伍来说,鹿城在实践中则实现着城市文明程度与市民整体素质的同步提升,这为鹿城的转型发展奠定了精神基础。他将家乡的这些喜人变化发送给朋友看、讲述给朋友听,撩动了越来越多在外游子似箭的归心。文明城市创建干出百姓满意且人人为之“心动”的成绩单,这是对党的十九大的一份极佳献礼。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不知道家乡发生了这么大变化。”叶建伍觉得自己应当成为家乡和在外侨胞们的“传播桥梁”,于是带着众多许久未归国的海外侨胞回家乡看变化、寻商机,城市硬件条件的改善是家乡留给一行人的最直观印象:
“从所住的华侨饭店出来,就近就是繁华的大南商圈、五马商圈,一路走来道路平坦而整洁,与旧时印象中的坑坑洼洼完全搭不上边;人车过马路时礼让成为风尚,如果需要帮助,路口贴心志愿者时时可见;越来越多公共文化场地向市民免费开放……都说国外好,当家乡的许多方面做得比外国更加出色,城市对外的‘窗口’越来越靓丽。”
据悉,为使得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近年来鹿城以群众需求为标尺,对城区实行更为精细化的管理,把文明城市创建与“大拆大整”“大建大美”、剿灭劣Ⅴ类水、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紧密结合起来,打造了“严管重罚”专项整治行动、城市管理“治乱”专项整治行动、文明单位“认领制”等文明品牌,并构建起部门齐抓共管、全民联动参与的文明创建保障体系。在8月下旬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自查报告中,提前半年超额完成全年城中村改造签约任务、提前完成市控以上劣V类水质断面消除任务、查处各类不文明行为15.5万起、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全市第一等系列数据令人鼓舞。
同时,为进一步释放民生红利,提高老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我区还启动了市区义务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并编制实施“大建大美”补短板行动方案,拉开大抓基础设施建设、大补公建配套短板的崭新一幕。“对于旧村村民来说,城中村改造带来了生活新盼头,高楼造起来,村民也能住上大厦。我们永宁巷则造起了新路,南塘黑臭的河道也变得又清又美。”市民叶璘崇掩饰不住喜悦,逐水而居的山水记忆正在和时尚智都的摩登环境在鹿城这个逐渐得以融合。
“以洁化、序化为基础,以绿化、亮化为提升,以文化为亮点,鹿城文明城市城市创建工作的水平在不断提升。更为可喜的是,百姓不但住上好房子、享受好环境,还养成了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区文明相关负责告诉记者,如今,鹿城的百姓自发地展开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体现城市的“礼”,传递城市的“善”。
每周三早晚交通高峰期,鹿城区部分车流量大、人流量大的主干道及闹市区都能看到来自鹿城区各文明单位的志愿者,他们在各斑马线上劝阻乱穿马路、翻越栏杆、不礼让斑马线的行为;以红日亭这一温州道德高地为代表,民间慈善公益组织在鹿城遍地开花,为文明城市助力……“为了鼓励多出好人,多出文明人,多激励来自基层的好人,形成文明的‘蝴蝶效应’,我们通过政府引导、社会联动、单位帮扶的机制来推举和奖励好人,如引进社会资源建立关爱好人机制、在镇街层面引导和设立245个基层民间道德风尚奖等。”该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深化“文明单位创建+”这一资源,整合文明创建的载体,整体提升我们文明城市创建水平。(鹿城新闻中心 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