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温州

交通发展助力温州“城”长 轨道交通“S线+M线”快速拉开城市框架

article_img

每一座城市的崛起,都离不开交通的更迭完善,从城市主干道到轨道交通体系,一条路发展一座“城”定律在温州的“城”长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S2线预计2023年开通、S3线力争明年开工、M1线力争明年底开建。”日前市铁投集团董事长丁建宇在接听12345政务服务热线时这样说。自2019年9月28日温州轨道交通S1线全线贯通运营始,轨道交通和城市干道开始形成立体交通体系,温州城市发展格局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温州网讯 瓯海大道连通瓯海中心区和龙湾中心区,七都大桥大大改善了七都板块的交通……城市主干道拉大城市框架的地位不言而喻。

近几年,轨道交通的发展则大大加快了这一过程。根据“S+M”的线网架构,S线和M线的功能定位不同。其中S线主要支撑温州大都市发展,范围更广;M线则围绕城市核心区,利于疏导交通。未来两者各司其职,相互连接成网。

其中市域铁路S1线、S2线、S3线环绕大罗山,串联起瓯江、飞云江、鳌江和楠溪江流域的重要城镇,而M线规划有M1、M2、M3等三条线路。目前,M1线和M2线一期工程的建设规划已上报至国家发改委。如果建设规划能在明年上半年获批,就力争于明年底前开工建设M1线。

从线位走向上看,M1线为南北走向,起于温州北站,过瓯江,经温州站向南,终点为瓯海丽岙。M2线一期工程起于鹿城仰义,沿市区江滨路向东,止于浙南科技城,未来向龙湾国际机场方向延伸。

全新交通网络给居住体验带来巨变

目前,温州首条全线贯通运营的温州轨道交通S1线西起瓯海区,途经鹿城区、龙湾区,东至瓯江口产业集聚区,串联铁路温州南站、温州火车站、龙湾国际机场等交通枢纽,已大大改变了市民的居住、出行。

通过S1线可到达站南商贸集群、以儿童业态为主题的梦多多小镇、牛山国际城市综合体项目,以及在建的温州万科中心组成部分的印象城MEGA等,在S1线站点附近形成一站式商贸、购物。

更为重要的是,S1线串联多个片区的城市资源,并形成全新居住板块,如高铁新城、牛山板块、中央绿轴区域、瑶溪板块、龙湾中心区、瓯江口新区等新兴板块受轨道交通的贯通利好也吸引了部分市民购房置业。

另外,双藤公路即将通车有望带动林里片区、藤桥片区与城市中心区的快速交通;瓯江路东延(龙腾路-耐宝路)及耐宝路延伸工程项目带动状元沿江板块的交通等,形成轨道交通和城市主干道对温州城市交通发展的相互配合和完善。

“主动脉”+“毛细血管”交通

带活了这些新兴板块

三垟湿地板块:内有汤家桥路,温州大道等城市主干道,特别是瓯海大道为市民所熟悉,板块内有城市“绿肾”之美誉的三垟湿地公园,自然水系纵横交错,景色优美,随着中兴大道延伸段等重点项目的交通完善,板块影响力日益增长。

南湖新城板块:作为温州“两线三片”建设行动的主战场之一,南湖新城因温瑞塘河(瓯海大道-南白象段)沿河景观和万象城而闻名。在交通上,板块外部有瓯海大道、温瑞大道等主干道,区域内曙东路、泽汇路、南湖路、龙霞南路等道路纵横交错。此外,温瑞大道规划提升工程也在加速推进中,规划中的轨道交通M1线将从南湖新城横穿而过,并设有南湖村站。

滨江商务区:经过多年建设,板块“宜商、宜居”功能逐步显现,板块内有环城东路,江滨路、府东路、学院东路、汤家桥路、机场大道等城市主干道。

城市中央绿轴区:温州大都市中心位居城市中轴线,介于滨江商务区、三垟湿地公园两大亮点区块之间,区块周围形成市府路、温州大道、瓯海大道、惠民路、府东路、汤家桥路等三横三纵主干道网络,已成为中心城区东移西扩、北联南接核心空间。

高铁新城:处于S1线西段的高铁新城是温州的交通标杆区域,目前通过S1线等综合交通,带动片区商业、住宅、电商经济等产业发展,实现铁路温州南站和站前区“站城”融合,把整个片区打造成西部的一个新城。

浙南科技城:选址龙湾区(高新区),居于温州城市东进战略的核心位置,规划建设“五纵三横”主干道路网络和多层级生态廊道,机场大道、瓯海大道、温州大道、龙永大道、南洋大道、曹龙路更是构建起板块内的三横三纵公路网,板块内独特的立体交通网络在温州诸多新兴板块中格外抢眼。

来源:温州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