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英国

剑桥大学校长呼吁全球大学开展“二轨外交”

【欧洲时报特约记者楚杨12月5日报道】“当地缘政治使国际合作处于紧张状态时,学术机构必须继续开展合作,追求共同的价值观和理想。”剑桥大学校长杜思齐(Stephen Toope)在12月5日举行的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疫情重袭下的全球化新挑战和新机遇”为主题的2020年北京论坛上表示。

article_img

12月5日,剑桥大学校长杜思齐(Stephen Toope)以云端连线的方式在2020北京论坛上发表报告。(图片来源:欧洲时报特约记者李大鹏 摄)

全球大学的角色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是如此快速。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全球性的。我们亲临的巨变让我们意识到,任何机构、国家都是命运共同体,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杜思齐在会上表示。

杜思齐认为,无论是了解阿尔茨海默症的分子基础,还是帮助政府制定更平等和更具包容性的经济政策,或是研发准确的新冠肺炎诊断测试和疫苗,像北大和剑桥等大学所做的工作都会影响世界。

“我相信大学的根本目的是服务社会和解决社会问题,在地区、国家和全球层面都是如此。因此,我们必须以身作则。但是,我们也以更加全面的全球意识来服务社会和解决社会问题。”

杜思齐介绍,自今年3月以来,剑桥大学开展了200多个不同的研究项目,研究内容涉及新冠病毒传播、诊断测试、疫苗研发、社会行为、卫生服务能力、疫情的公共卫生应对措施、新冠疫情对全球教育的影响,以及疫情后的恢复等。

“我们不能单兵作战,全球大学也是如此。在这个充满政治冲突的世界中,全球疫情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我们的命运都是紧密相连的。无论我们是在剑桥还是在北京,新冠肺炎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杜思齐说。

article_img

12月5日,2020北京论坛在北京大学开幕。据介绍,本次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疫情重袭下的全球化新挑战和新机遇”为主题,聚焦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发展,着力探讨如何应对大变局带来的严峻挑战,抓住变革中的历史机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多角度、多领域,寻找各国间的合作共赢、文明互鉴之道。(图片来源:欧洲时报特约记者李大鹏 摄)

搭建沟通桥梁,应对特殊时期

杜思齐在会上表示,我们现在正面临全球政治中的复杂时期。目前,世界各国利益相互交迭,需要根据每个议题建立新的联盟。在这样的世界中,国家与政府之间的合作更难实现,更难维持。而“二轨外交”,即公民、组织和其他非国家机构之间的非正式和非官方接触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要。

“大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在未来的几年中,全球范围内从贸易到安全问题的紧张局势还可能升级。全球挑战仍然存在,并且将继续影响我们所有人。在解决一些重大问题时,比如,新冠肺炎和气候危机,我们需要多样的背景、观点和专业知识,只有通过公平、开放的伙伴关系才能解决问题。这就是目前知识产生的方式。”他表示。

杜思齐介绍,知识的创造是一个协作的过程。“我们正在与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合作伙伴共同建立协作创新中心。”他认为,在资源不断减少的世界中,随着各种挑战的复杂性和规模不断增加,合作势在必行。“我们必须找到前进的道路,虽然有时有重大分歧,但我们必须合作解决重大全球问题。我们这些大学要广泛合作,应对全球共同挑战。”

article_img

12月5日,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图片来源:欧洲时报特约记者李铎 摄)

“和谐”是共同追求的目标

“今年北京论坛的主题是‘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但即使我们存在差异,和谐应该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杜思齐表示。

会上,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也认同“和谐”的重要性,肯定大学所发挥的作用。“我们深信国际社会各利益相关方合作的力量。政府当然要发挥主导作用,但要应对全球性挑战,还需要商界、民间团体和年轻一代的参与。特别是大学,因为大学可以孕育新的想法、新的理念,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进步。”

克劳斯·施瓦布还表示,中国儒家所说的“和谐”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必须重新找到世界的平衡,必须摆脱无处不在的两极格局,而我认为,实现这一切最重要的基石就是真相和信任,大学要肩负起寻找事物真相的重任。”

杜思齐也同样认为,世界的视野正在不断缩小,虚假的信息也在不断增加,大学必须为公开交流思想和知识提供安全的环境。“在一个充满分歧的世界中,大学必须保持个人之间和群体之间的对话、学习和共享。”杜思齐说。

(编辑: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