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汇演、专题宣讲、知识培训、商品代购…这一个个名词展示了海西古韵远教示范带上的丰富活动,使带上群众精神生活和物质基础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据了解,海西镇古韵远教示范带包含殿后山村一个标志杆点,仙口、加丰、海滨三个示范 点,借助村村互联远程教育系统及文化礼堂平台,把“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作为创建目标,以强强联合、标杆引领、整体提升的方式,采取地域相 邻、领域相近、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运转方法,通过教育、服务两扩面为带上5700余群众谋福利。
学习内容本土化,教育素材接地气
“这条示范带将红色文化与古邑文化有机结合,在学习远程教育系统内容的基础上,挖掘海 湾大刀会游击队、‘平阳第一村’等本地文化资源,经过艺术创作与融合,凸显红色元素,邀请支部书记、本地“草根讲师”,以身边人讲身边故事的方式,营造红 色文化氛围。”海西镇远教工作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仅2017年上半年,带动党员、群众参与学习教育人数达到4658人。
“远教+”服务常态化,活动方式接地气
海西镇充分依托带上党员活动室、文化礼堂等设施,在为党员提供远程教育的同时,结合不 同支部特色,针对不同人群精神文明需求,通过公示栏、微信公众号开展大数据普查,以党员群众切实需求为基础,制定年度学习课程菜单,开展“点单服务”,并 定期集中举办国学课堂、医疗知识培训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党员群众的日常娱乐生活。同时,由专职远教管理员,面向全体村民提供便民事务代办、商品代购代寄服 务,扎扎实实提升远教站点服务能力。
规范管理信息化,互动学习接地气
为进一步健全党员固定活动日到会率统计管理,推行党员身份证打卡签到机制,同步以村干 部“钉钉”考勤规范坐值班签到纪律,创新党建工作手段,经海西组工公众号号推送视频、图文资料,借助时代先锋APP、温州智慧党建云平台,为基层党组织和 党员提供的自主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有效提升政治思想建设覆盖面,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党建工作向信息化、科学化转变。
来源:海西镇人民政府 编辑:童昭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