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法国

卢浮宫达·芬奇纪念展:维特鲁威人亮相 蒙娜丽莎缺席

article_img

参观者在回顾展现场观看达·芬奇画作。(图片来源: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据欧洲时报)

【欧洲时报记者安东图文报道】卢浮宫于10月24日至明年2月24日举办纪念达·芬奇逝世500周年大型回顾展,展出了15幅油画,以及160件素描和手稿等作品,全面回顾他的艺术生涯。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为了这次展览,卢浮宫从事了近十年的准备工作,对馆藏绘画进行了研究与修复,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艺术家的艺术实践与绘画技巧。卢浮宫也与英国和意大利的博物馆和文化机构等部门合作,借来了部分展品。我们在展览中可欣赏到《岩间圣母》、《美丽的费隆妮叶夫人》、《圣施洗约翰》、《圣母子与圣安妮》等作品。

《维特鲁威人》亮相

《维特鲁威人》(意大利语:Uomo vitruviano)是一幅被受人们喜爱的作品,是达·芬奇在1487年前后创作的世界著名素描。他根据约1500年前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的描述,绘出了比例完美的人体。这幅手稿是由钢笔和墨水绘制,规格为34.4cm× 25.5cm。画中描绘了一位男子在同一位置上的“十”字型和“火”字型的姿态,并同时被分别嵌入到一个矩形和一个圆形当中。画名是根据古罗马杰出的建筑家维特鲁威(Vitruvii)的名字而命名。这位建筑家在他的著作《建筑十书》中曾盛赞人体比例和黄金分割。这幅画有时也被称作卡侬比例或男子比例。和大部分纸质作品一样,这幅已经有500年历史的纸质素描,容易由于过度曝光而受到损坏,因此很少被展出,每隔6年可以暂短展出一次。

article_img

达·芬奇的素描《维特鲁威人》(1233年-1490年间作品)。

在丹·布朗的畅销小说《达·芬奇密码》中,第一个密码即是巴黎卢浮宫博物馆馆长临终之前所摆放的这幅《维特鲁威人》的造型。众所周知,达·芬奇是一位多项领域的博学者,他同时是建筑师、解剖学者、艺术家、工程师、数学家、发明家,以及历史上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他对解剖学产生兴趣而记录的笔记和素描始于15世纪80年代末。他在解剖学方面取得的成绩远大于在工程、发明和建筑方面的成绩。他的人体图和相关笔记要比前人所做更为严格和准确。如同一些机械或机器的素描一样,他的人体解剖素描在揭示人体器官方面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当时,这种探索会受到传统禁忌的阻碍和教条主义者的阻挠。这些解剖工作需要在尸体冷却之前的短暂时间内进行。

达·芬奇的解剖活动,体现了他对先哲们所提出的那些智慧而进行重新剖析和再评价。达·芬奇的解剖活动即属于科学研究,同时也与艺术领域紧密相联。解剖学拉近了科学与艺术两者之间的距离。解剖学同几何学和数学一样,都是绘画的基础。达·芬奇的艺术是建立在他对所描绘之物的科学知识深刻理解之上。他撰写了大量专题文章和小册子,这些都在他死后被收集在他著名的《论绘画》中。

article_img

达·芬奇手稿《坦克》。

佛罗伦萨15世纪70年代的绘画和雕塑艺术表现风格,都带有强烈的人体解剖的细节和戏剧性。1489年,36岁的达·芬奇开始思考人的头骨。他在三页纸张上,描绘了八幅关于头骨的习作,有侧面,有截面,还有从上方斜看头骨的图。这些巧妙精致的素描后来珍藏于温莎皇家图书馆里。其中一幅头骨习作被按比例画成方形,达·芬奇在画边上写着:“a-m线与c-b线交叉的地方,就是各种感觉交汇之处”。他所强调的感觉交汇处正是亚里士多德曾经假设的“共通感”,即理智、幻想、智力以及灵魂的来源。达·芬奇在此对灵魂提出了疑问。他的研究范围从人的头部和脸部,转到头骨部分,后来更加广泛,描述人类的起源,即婴儿在子宫里生长状况等等。伴随着对人体形态的研究,他又创作了一系列素描来展现人体比例,并展示了人体各器官之间的数学比率。达·芬奇在这里受到古罗马建筑家和军事工程师维特鲁威的影响。维特鲁威提出了关于人体和谐比例的理论和实践。在达·芬奇的这些人体比例习作中最为著名,同时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素描之一,就是这《维特鲁威人》,又称《神圣比例》。

这幅素描中,人的双脚似乎是踩在正方形的底边之上,或是抵在圆形的弧线上。这是抽象的几何学与人身的相互作用。画中的人身体只画了主要的几个部分,但轮廓优美。人的两个姿产生了一种运动感,就像是体操运动员的动作,在上下摆动双臂,同时这又像小鸟在摆动翅膀。这幅画似乎是对抽象的生物几何学对称规律的完美诠释,体现了自然和谐的人。

《维特鲁威人》是继《蒙娜丽莎》之后,达·芬奇的第二幅重要的代表作。

article_img

这是10月22日在法国巴黎卢浮宫拍摄的《蒙娜丽莎》。(图片来源:新华社)

遵守承诺,《蒙娜丽莎》留在原展厅

就像《维特鲁威人》那幅质地微弱的纸质作品一样,《蒙娜丽莎》虽然是木质的质地,但在光线、温度、搬动等方面也要求苛刻,不能乱来。据悉,出于对艺术品的保护愿望,很多意大利人强烈反对将《维特鲁威人》运到卢浮宫办展览。几经周折,就在展览开幕前的一周,意大利法院才最终裁定可以让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前来法国卢浮宫参加达·芬奇逝世500周年大型回顾展。作为达·芬奇第一代表作作品,同时又是卢浮宫的镇馆之作,《蒙娜丽莎》在展厅中被保护在玻璃罩之下。由于作品状况非常脆弱,已经完全不适合移动。为保护起见,这幅作品原封不动,留在原展厅,不参加纪念达·芬奇逝世500周年的特展。慕名而来者只能像以往那样,在其特定的展厅内参观。

在卢浮宫的《蒙娜丽莎》专门展厅里,几乎每天都是人山人海,前来观看这幅作品的游客超过3万人。

不过,与已往不同的是,为了提供与“达·芬奇作品相应”的体验,卢浮宫首次采用虚拟技术配合此次展示的藏品。

《蒙娜丽莎》是木板油画。其实,随着时间,绘制于纤薄的白杨木画板上的《蒙娜丽莎》已经弯曲,其背部出现了明显的裂痕。为了保护好这幅镇馆之作,多年以来,卢浮宫不仅为这幅油画装了防弹玻璃,还专门安置了一个可以调节湿度和温度的恒温箱。业内人士都知道,这幅画已经离不开罩着它保湿保温的玻璃罩。卢浮宫对《蒙娜丽莎》进行的例行年检也是在原地实施。如果这幅画离开恒温箱超过两个小时,那么裂纹就会更严重、更明显。

去年,人们就曾经对《蒙娜丽莎》要不要再出门,乃至出远门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事出有因,3月份,时任法国文化部长尼森女士(Françoise Nyssen)希望外借《蒙娜丽莎》。她有一项法国文宝巡展的计划,以此来消除文化隔离。当文化部长提出准备挪用《蒙娜丽莎》后,大家便开始猜测,也许是法国的卢浮宫朗斯分馆(Le Louvre Lens)想借用《蒙娜丽莎》大造声势,或许是阿布扎比卢浮宫(Abu Dhabi)想让他们的观众能够尽早目睹《蒙娜丽莎》的风采。但卢浮宫馆长马丁内兹在这个问题上持谨慎的态度。

而早在以前,《蒙娜丽莎》并不是没出过远门。1962年,“她”远渡重洋,到了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Art)和纽约大都会艺术馆,在那里呆了52天进行展出,并且获得巨大成功。将近二百万的美国人前往美术馆,亲自目睹这幅十六世纪早期创作的艺术杰作,如同朝圣一般。仅在纽约展的前7天, 大约有25万人次参观了此画,创下了该馆历史上的最高纪录。

article_img

《圣母子与圣安妮、施洗者圣约翰》(又称《伯灵顿家的画像》)。

1974年,《蒙娜丽莎》再度远离卢浮宫,先是到了东京的国立艺术博物馆,在那儿从4月开始,一直到6月2日为止进行展出。然后,又转道来到莫斯科的普希金美术博物馆。不过,东京与莫斯科之旅成了《蒙娜丽莎》最后一次的出行。1994年,在卢浮宫庆祝建馆200周年之际,博物馆的官员们向记者们保证,《蒙娜丽莎》将永远不再离开卢浮宫。

从2005年起,《蒙娜丽莎》在卢浮宫里获得了新的专门展示厅。经过4年的整修, 19世纪的”政务大厅”经过重新设计,使得来自天顶的自然光,照到《蒙娜丽莎》的画像上。

而在去年3月,又传来修复或外借《蒙娜丽莎》的消息。那是法国文化部长尼森力主成功的一个项目。如果从共享人类历史上艺术杰作的角度看,文化部长的是有道理的;然而,从保护艺术品的角度看,卢浮宫馆内人士和一些民众的看法也是有地理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但事实是,《蒙娜丽莎》现在实在是太脆弱了。不要说出卢浮宫了,就是连专用的展厅也不出去了。这回,即使卢浮宫内大张旗鼓地纪念达·芬奇逝世500周年,《蒙娜丽莎》没有挪动,就在原来的那面墙上,永恒地微笑着,观望着这个大庆典。

说到《蒙娜丽莎》出卢浮宫,还要再提一提,100多年前,“她”从宫中被盗的那个事件。1911年8月22日清晨,巴黎传出一个惊人的消息,蒙娜丽莎的画像不翼而飞,只剩下一个空画框,这令全球震惊。博物馆内备有严密的报警系统,而作案者却没留下蛛丝马迹。后来卢浮宫使用一个了引蛇出洞的办法,对外宣布愿意出资二万五千法郎的价钱来购买《蒙娜丽莎》。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博物馆本身没有这笔钱,通过社会筹款的方式而很快就把钱凑够了。两年以后,一个意大利的画商说《蒙娜丽莎》在他手上。双方很快谈妥,经过鉴定之后,馆方按照承诺将钱付给了这位的商人。警方顺藤摸瓜,最终找到了偷盗者文桑佐·佩鲁吉阿(Vincenzo Peruggia)。原来,他曾经直接参与了《蒙娜丽莎》的防盗玻璃罩安装工作,怪不得作案的手法如此巧妙。据他说,做案后,他是把这幅世界上最名贵的画,藏在大衣下,乘公共汽车回家了。后来,《蒙娜丽萨》就被放在他床下的一个纸箱子里。佩鲁吉阿被捕后声称,作为意大利人,他希望将这件来自意大利的杰作带回到意大利。在受审时,他的这种爱国之情赢得了一部分意大利国民的同情。最终,他被判处了意大利法律规定中最轻的处罚:7个月的监禁。不过,佩鲁吉阿的这种民族英雄的面目出现在意大利的法庭,也会让一些法国人一笑而已。有多种说法认为,自从达·芬奇来到法国以后,这件艺术杰作一直都是法国历代王室的收藏品。是否应该让蒙娜丽莎回到意大利,这又将是另外的争论话题。

提醒:为了对艺术展品更好地加以保护,卢浮宫控制参观此次展览的人数。您前往参观之前,需要提前在网上预订参观日期和时间段。

网址是: www.ticketlouvre.fr

(编辑:夏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