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温州

温籍艺术家池浚讲述荧屏内外的故事

article_img

2022年12月1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戏曲晚会在浙江温州顺利完成前期录制。图为晚会录制现场。杨冰杰摄

article_img

池浚在戏曲春晚录制现场工作照。

兔年正月初一晚黄金时间,首次走出演播室、将主场设在温州九山书会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戏曲晚会,将在CCTV-1播出。

这台国内最高规格戏曲晚会的核心主创、温籍艺术家池浚,作为整台晚会的策划、撰稿,从动议策划、创作编排到现场拍摄、制作宣推,全程参与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池浚这些年一直活跃在国家级大型活动中,曾担任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广场活动总撰稿、文艺演出《伟大征程》文学主创,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场群众游行总撰稿,中共中央国务院春节团拜会、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文学主创,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新年戏曲晚会演出总监、总撰稿,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文学主创;中国诗歌节文艺晚会总撰稿……他的文学功底和艺术才华一次次得以施展、一次次绚丽绽放。

这一次参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戏曲晚会,对于池浚来说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温州是他热爱的家乡,戏曲是他深耕的事业。2022年12月8日,春节戏曲晚会在温州录制期间,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采访,详细讲述了晚会荧屏内外的故事。

美美与共让南戏故里奉献中华文化盛宴

“中国历史上最早以歌舞演故事的成熟戏曲形态——南戏就诞生在这里,我们脚下这方土地,就是南宋时期文人雅士编撰戏曲剧本之地:九山书会。”这是池浚为晚会写的开场词。

“温州为中国戏曲史书写开篇,之后戏曲的格局和体制,无论是‘以歌舞演故事’的叙事模式,还是‘生旦净末丑外贴’的行当体制……都是在温州发祥和定立的。近900年来,按照这种艺术规律呈现的,那才叫戏曲。这就是温州对中国戏曲的贡献。”池浚表示,“温州给中国戏曲树立了样态和范式,具有首创之功;这次在温州举办的春节戏曲晚会也开了先河,打造了新春看戏的新样态和新范式,同样具有首创之功。温州与戏曲的古今渊源并非巧合,历史与当代跨越时空、遥相呼应。”池浚还通过晚会节目,让九山书会才人创作《张协状元》这中国戏曲史开篇一幕从史书中“活起来”。

池浚及其团队一直致力于政治的艺术化表达和传统的时尚化呈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呈现戏曲艺术美美与共的风采,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得以焕发,以国潮风范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池浚说:“一台国家级的晚会选择在温州录制,我们的职责就是要把温州的戏曲做到国家级的水准、具有世界级的影响。”这台晚会不仅是一场戏曲嘉年华,更是在山水实景、大美天地之间为海内外所有的华人和热爱中华文化的人奉献的一台中国传统文化盛宴,以营造喜庆热烈、心旷神怡、酣畅淋漓、昂扬奋进的节日氛围。

妙笔生花 让传统艺术为时代抒写华章

晚会从无到有,从构想开始,逐步建构成型,演什么、怎么演?呈现什么样的面貌、表达怎么样的审美?……都是策划的职能。作为戏曲专家,池浚还需要对晚会节目在戏曲专业规范、守正创新等方面予以权威把关。这些工作决定了整台晚会的思想立意、文化品位和艺术质量。

晚会节目中,除了经典剧目中原有的唱词、念白以外,只要在文本上需要新创的,包括唱腔的重新填词、戏歌的全新创作、创意节目的台词和旁白、主持人的串联词等等,都由池浚负责撰写。他为晚会创作了“总台本”,作为整台晚会内容的“总谱”。在排练、录制、制作过程中,节目的随时调整都会体现在总台本中。

“盛世繁华东方赞,山河锦绣南戏园。风光旖旎梦蝶变,百卉含英溯根源。火树银花映璀璨,征程新启谱开篇。和合共生通互鉴,中华戏在天地间。”这是池浚为总台2023年春节戏曲晚会原创的主题歌《戏在天地间》歌词,唱响欣欣向荣的文化新声、梨园新风。在整台晚会中,观众会听到很多这样文辞隽永、意境深远的妙句。

池浚认为,语言文学的表达一定要精准到位,口能应心、言能尽意,这是他一贯的追求。他介绍,这次晚会的主持词经过多轮打磨加工、精益求精,既要有高度、有美感,又要力求口语化、接地气,以触及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他说,电视荧屏和手机端是近距离的,既要体现仪式感、氛围感,更要给人以亲和力、亲切感,才能有感染力、共情感。

南曲流韵百花艳,东方风来满眼春。有了这些新颖的创作理念和先进的编撰模式,这次晚会创作和制作过程非常顺利,池浚的生花妙笔也给温州的文艺创作留下一个可资借鉴的优质样本。

走归眙眙 让世界温州人为团圆记住乡愁

浮云游子梦,明月故乡情。池浚在自己的家乡主场为春节戏曲晚会奋战,追根溯源、因戏结缘、共绘同心圆,慰藉了他深深的故乡情怀和造福桑梓、反哺故乡的心愿。“昨晚在晚会录制现场,我抬头看到九山书会的一角屋檐,在摇曳的树梢和一弯明月的映衬下,仿佛有一种‘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穿越之美,把我少年时代在温州的往昔岁月和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连在了一起。我很感慨,感到人生画了一个圆,回到原点又超越原点。那一瞬间,我觉得很幸福。”说到动情处,池浚眼里泛着泪光。

自从1999年考入浙江大学中文系,池浚就离开温州。后来他到中国戏曲学院读硕士,到中央戏剧学院读博士,在故宫博物院做博士后。20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创作。近年来,池浚和家乡的互动越来越多,参与了很多温州文化活动,从纪念高则诚诞辰700周年研讨会、《古本琵琶记汇编》编撰、南戏博物馆建设,到为家乡创作歌曲《同心向未来》《鹿力同心》等等。“每当家乡需要我,我都会义不容辞、全情投入,因为我永远是温州的孩子。”池浚说。

他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常客,参与《诗画中国》《遇鉴文明》《超级生活家》《拿手好戏》《角儿来了》等多档节目的顾问、策划、创作,担任总台春节、元宵、中秋戏曲晚会策划、撰稿,《中国戏曲大会》题库专家等。

经池浚的策划和促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梨园传奇》《中国戏曲大会》《元宵戏曲晚会》《中秋戏曲晚会》,都有温州元素的融入。2021年,总台来温州录制了五期《角儿来了》。2022年,《角儿来了》的年终大会《角儿回来了》也落户温州。2022年,总台春节戏曲晚会专门在温州拍摄“云游”短片,展现温州过年的民俗文化。这一次次亮相,也是一次次预热、一次次铺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温州的深度结缘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长期交流和合作积累起来、水到渠成的。正如总台2023年春节戏曲晚会总导演董艺所说:“我们对温州是有感情的!”

“走归眙眙”,是池浚为主持人互动环节设计加入的一句温州方言。一句“走归眙眙”,是最温暖的乡音,也是故乡最深情的呼唤。他希望晚会播出后,这句话能成为走向世界的金句,代表他和无数同他一样身在远方、心系家乡的温州人共有的心声。池浚说:“我愿意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深度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用心讲好家乡故事,广泛传播家乡声音。”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无论离家多久、走到多远,池浚对家乡始终怀有一颗赤子心、一份眷恋意,心在哪里,年就在哪里,家就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