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联邦议院发表德国新政府成立后的第一个政府声明。默克尔说,若有必要,将对美国加征钢铝关税的政策采取“明确的反制措施”。(图片来源:新华社)
海外网4月3日电 据《欧洲时报》报道,近一段时间,美国和中国在关税领域的摩擦加剧,在世界两大最大贸易体可能面临的“贸易战”面前,德国人应该怎么做?德国媒体3月29日发文分析。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报道,美国和中国的贸易争端还要持续多久以及未来结果会怎样目前仍然是个未知数。特朗普的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近日表示,中美经贸关系还需要几年时间才能达到“良好程度”。据他表态,特朗普针对中国的关税将在今年6月初开始实施,未来60天内,美国列出一份详细的清单,提交给公众讨论。
慕尼黑智库研究员加布里尔·费博梅(Gabriel Felbermayr)对《法兰克福汇报》表示,在两个超级大国存在贸易争端的今天,欧盟和德国正处在越来越难的位置。德国面临的问题不仅仅在经济方面,他举例称,在北约军费开支上,美国就可以以此“胁迫”德国来解决贸易领域问题。波恩中小企业研究所的经济学家米歇尔·豪斯(Michael Holz)也表示,“通常出现贸易争端,会牵涉到经济、法律和政治上一系列因素,政治往往应该排在首要位置。”
《法兰克福汇报》同时指出,尽管如此,从经济角度权衡,美国和中国到底哪一个对德国更重要?从数据上展现的应该是美国领先,美国是2017年德国最重要的出口市场,美国人2017年购买了德国1115亿欧元的货物。但与此同时,德国对中国的出口也在快速增长,2017年达到了862亿欧元,如果将进出口结合起来,中国甚至超过了美国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Gabriel Felbermayr表示,中国正在东亚建立的自由贸易网越来越能够吸引德国的兴趣,也对德国经济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豪斯表示,与现状同样重要的是经济前景,中国GDP年均增长接近7%,从长远看在未来会是德国更重要的市场。
费博梅表示,如果德国站在和欧盟同一立场,不得不在中美“贸易战”中“选边站”,那么从经济角度来看后果注定会是失败的,德国此时应该做的,是避开这种“二分法”,积极发展与欧盟外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他强调,德国应该重新审视世贸组织的规则,不要让自己被任何一方“工具化”,在全球供应和生产链的时代,人们可以依赖的只有可靠和良好的规则,在世界贸易中,法律永远代表着规则的强大,而不是由强大者来制定规则。
责编:朱剑宇、关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