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华人

中国给世界经济注入持久动力

图集

article_img


       近些年,一批中国企业在完成国内布局的同时,带着古老传统、高新技术、先进生产力“走出去”,深耕海外市场,对接全球市场需求,在全球产业链整合过程中找到合适的位置,与世界实现价值共享、互利共赢,让世界逐渐对中国品牌“路转粉”。图为北京同仁堂瑞典有限公司旗下终端门店开业。截至今年,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已在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130多家终端门店。 新华社发

article_img


       深圳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带有360度摄像、精准控制和超远距离图传的无人机飞行器在国际市场上广受欢迎。大疆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创造消费级无人机新市场,占据全球约80%市场份额,2016年产值突破100亿元,8年增长1万倍。新华社发

article_img


       5月9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市中心,一名女子在一家传音手机专卖店前使用自己的传音手机。10年间,来自中国深圳的传音手机在非洲的年销售量从不到100万台增至近8000万台,荣登国产手机海外销量榜首。 新华社发


       10月1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1个百分点至6.8%,为今年第四次上调,这在IMF历史上非常罕见。中国再次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接近三成。在世界经济复苏动能不足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尤为珍贵。


       黄育川(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世界银行前中国局局长)


       爱德华多·佩德罗萨(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秘书长)


       塞维利诺·卡布拉尔(巴西亚太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索特·兹瓦特(比利时布吕格尔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世界越来越离不开中国


       黄育川:中国的巨大发展改变了国际格局,重塑了全球经济关系。中国经济体系是前所未有的,中国的规模之大、地区多样性等,都给外界分析中国经济增加了难度。中国经济表现良好,国内生产总值稳健增长,相信中国经济未来10年还能保持5%—6%的增长。从长远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一定会逐渐下降,但相比于亚洲其他已经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中国的经济规模非常庞大,发展潜力也大,经济持续增长的时间也将更长。


       爱德华多·佩德罗萨:中国在不少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例如在移动支付和电子商务领域,中国都有许多经验可以与世界分享。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中国还可以发挥领导作用,继续推动经济改革进程,探索保持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之道。同时,我们也期待看到中国可以在国际金融危机中表现的那样,把不稳定和缺乏审慎监督可能带来的风险最小化。在互联互通方面,中国创造性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这有助于将欧亚经济体与亚太地区联系起来,也有利于加强现有的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构。


       塞维利诺·卡布拉尔: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等领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其他国家需要对这个东方大国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家及机构间应加强对话,促进交流互鉴。今年9月12日举行的“1+6”对话会就是一次很好的尝试,中国与多个国际经济机构开展对话,让世界聆听中国的声音,并向外界传递信心,这很重要。


       同时,世界应对“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命运共同体等有更深入的了解,从中可以发现中国在处理国际多边事务中的考量与方向。最后,还要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理解,这一点对于真正了解中国很关键。


       索特·兹瓦特:近些年来,中国取得的成绩令世界瞩目,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可谓“一枝独秀”,它对推动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主要力量。很难想象,如果中国经济也陷入衰退的泥沼而不能自拔,世界经济将呈现什么样的景象。事实证明,无论是全球经济事务,还是其他国际事务,都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的参与。强化沟通与对话是加强相互了解最为直接的方式,在深化合作中也能加强双方的相互了解与信任。


       “一带一路”提供多种选择


       黄育川:“一带一路”是一个非常好的倡议,它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框架”,提供了多种选择。亚投行的建立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让整个国际机构体系运作更加高效,更加有竞争力和责任感。因为国际机构更好地履行义务,不仅有政治上的积极意义,而且会真正改善民众的生活,帮助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另一方面,为参与国家提供更多选择,让发展中国家有更多参与权和发展权。


       爱德华多·佩德罗萨:开放的世界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我们敦促各国政府重申对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的承诺。如何解决目前面临的挑战有许多途径,在东亚地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是东盟与其对话伙伴签署的第一个类似协定,仍在谈判之中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进一步巩固这类“10+1”自贸协定。


       由于世界范围内的保护主义情绪似乎在上升,完成RCEP谈判显得更加重要,它将发出非常强有力的信号——东亚地区正在致力于进一步推动自由和公平的贸易。中国和东盟可以通过共同努力,确保RCEP成为一个高质量的协定,促进该地区经济持续增长。同时,RCEP也被看作是亚太自贸区实现的路径之一。


       塞维利诺·卡布拉尔:美欧一些国家政策趋于保守内向,其最根本原因还是源自经济危机带来的经济不景气,迫使这些国家政府更多关注本国利益,而对于开放的态度趋于保守。解决这一问题只能依靠全球经济重回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索特·兹瓦特:在世界经济不景气、债务危机、难民危机得不到根本解决的情况下,一些欧洲国家的多项政策逐渐“向内转”,愈发趋于保守。不管是经济上对外来资金设置多重障碍,还是在对待移民问题上强硬,归根结底,他们都是希望以此维持自身的优势与利益。随着欧债危机的爆发,欧洲经济急转直下,外来移民也就成了众多问题的借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这些“自闭”的行为很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他们应该做的是摒弃保守观念,强化国际合作,为已有的问题与危机选择解决途径。

   1   
   1   

function turnpage(page){ document.all("div_currpage").innerHTML = document.all("div_page_roll"+page).innerHTML;}
+1
article_img
责任编辑: 余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