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这是一种异常实用的杀人利器,其实有很多“神话”

56式军用军刺是56式步枪的刺刀的早期型号(包括56半自动步枪和部分56式自动步枪),使用磷化处理表面代替了烤蓝。它的设计是以刺和放血为主,劈、挑、削的功能较弱。刺入人体以后,三棱枪刺扎出的伤口,大体上是方形的窟窿,伤口各侧无法相互挤压达到一定止血和愈合作用,而且这种伤口无法包扎止合阻塞住血管只需刺入人体任何部位8cm左右就可使敌手即刻毙命。而56式三棱刺刀且在消除负压的体腔内将刺拔出,毫不费力。这是异常实用的杀人利器,磷化处理表面惨白的光代替了烤蓝,冶炼时出于金属性质的需要加入了一定量的砷元素(完整的成品军刺是无毒的)在战场上表面的磷涂层磨损后暴露出含有砷的钢体,即使只擦伤敌人的皮肤也很难愈合。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后,江湖上会流传出种种“军刺浸泡过毒素”的传说 。

 

article_img

 

 

article_img

 

 

article_img

 

此前很多著名的刺刀强调多用性不同,中国的三棱军刺在设计上是不考虑作为多用军刀来使用的,所以使它可以完全围绕着刺杀这一项功能进行设计和加工。由于不用考虑其他功能,所以中国的设计师大胆地采用了三棱的外形设计,而没有按传统将它设计成匕首的外形。这就使得其能够更好的承受横向受力,不像很多刺刀(如著名的日制三零式刺刀)由于功能上的考虑不得不设计成长而薄而的匕首外形,导致其在做挑的动作时,只要用力稍有偏离,就会导致横向受力过大而发生弯曲——俗称“挑弯”。这样,就更好的保证了其在刺和挑这两个刺杀时最常用的动作上的性能,从而显得比较“猛”。

坊间在谈论中国三棱军刺的威猛时,常会用到一个说法——在铸造时加了某种毒素(具体是哪种毒素,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说法),使得其天然带毒,在刺杀敌人时能够“见血封喉”,或者至少是让对方的伤口不易愈合。其实,中国作为一个长期以来非常注重国际形象的国家,是断然不会干这种妥妥会被各种泛或不泛的人道主义者指责的事情的。所以谓刺刀带毒其实是源于军队在保养枪械时会用到枪油,而枪油在擦拭枪械的过程中既会接触封闭在枪柜中的擦枪布上可能带有的霉菌,又会溶解枪上的锈蚀物,且本身又有一定的腐蚀性,所以部队会对使用后的个人卫生有一定要求。比如,很多部队的老兵都会告诫新兵——擦完枪之后一定要先用肥皂把手洗干净再上厕所,否则……。如此久而久之,便洐生出了“枪油有毒”之说。其实,枪油作为一种化工产品,自然是不适合当汽水儿喝的,但要真说其“有毒”倒是不能和“鹤顶红”同日而语的。article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