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国内

在永强中学的日子

来源:温州日报瓯网 心援

三十多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所有的记忆依然清晰,从来没有远离。当年追梦的少年现受命援疆,虽远在天涯,但对母校的关注从未间断,一直挂牵。近闻母校乔迁新址,很是欣喜,母校的华丽转身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点滴记忆再次拾起。

1983年至1986年在永强中学的学习,以致我与她有着割不断的情缘,当时她隶属于瓯海县永强区公所,她的唯一与高贵,决定了学子的追求,我们骄傲地称 之为“永强最高学府”。母校在建校早期,由于历任校长和师生的努力,诸如董楚平、骆寒超等一批知名学者的加盟,为学校发展沉淀了良好的人文底蕴。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也许是我求学时的写照,虽不曾有大任降予我。当年我住在下垟街,不属住校范围。东方拂晓,我便带着米菜饭盒 独自行走在求学路上,35分钟的路程,使我有了坚实的脚力。夕阳西下,放学路上,我穿行在油菜花海或是滚滚麦浪中,和成臣、文虎、光强等同学结伴回家,结 下了满满纯真的友谊。一次,遇到大雪纷飞的早晨,到校方知不上课,我脱下湿漉漉的解放鞋,窝在食堂灶前烘干了,继续踏上了归途,让我感受到温暖的力量,学 会乐观豁达坚毅。那时,五分钱的豆腐生加点酱油或是槐豆芽,便是美味可口的下饭菜,买个油酥饼当点心那简直是奢侈!还有,高中前半段每周一天半和假期的田 间劳作,基本干过所有农活,包括划船,既体会生活的艰辛又感受丰收的快乐,积攒了一个男人有所作为的决心和勇挑重担的力气。

能在永强中学度过三年是何其幸运。在唯分数论英雄的年代,遇上开明又智慧的校长,是我们当学生的福份。1984年春游,一场大雨冷了多少青葱岁月学子的 心,娄金标校长的一句“风雨无阻!”喊出了大家的心声,赢得了我们的喝彩,激发了我们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蓬勃斗志。临考在即,正是女排比赛白热化的阶 段,一颗颗烦躁的心无处安放,老师深知我们的心,允许大家看球赛,女排精神激励着我们,教育我们少年强则国强,从此强国梦就这样在我们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 印记。在陈作宇校长的带领下,素质教育不再是一句空话。永强中学“音乐之友”联谊会,是温州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友”的听众组织,她在多少爱好音乐的少男 少女心中播下美妙的种子,辅以校园之声广播电台,校园歌曲广泛传播,激发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期待创造美好生活的奇迹。高中期间多次组织排练大合 唱、演讲比赛,我参加演讲比赛的形象也许至今还留着学校档案室里,激励着我若要有机会就要努力。陈韵士老师还带领我们创办班刊《起飞》,油印手抄报,第二 期我的一篇文章“给永兴乡长的一封信”,在信中我抒发了少年满怀壮志,尽我所能,把能够想到的美好愿景都写上去了。这封信竟然真的收到了陈思铨乡长的回 信,这在我这个未谋世面的少年身上产生了神奇的力量,从此效力乡土的善念一发不可收拾,至今不曾忘记。

在学习期间,所遇老师都是治学严谨,爱生如子的良师、挚友。王同学偏爱文学、文字功底极强,数学特弱,冯国铮老师不辞辛苦,课余总是耐心辅导,使得他考上 了大学;我因为喝了生水闹肚子,张德丰老师和阿淦师傅送我就医,学校还帮我付了药费。还记得,到了高二下学期,学习开始紧张起来,学校还破格允许我住校。 这满满的恩情,萦绕于心,当涌泉相报。高二暑假,学校开放教室和食堂,老师无报酬地跟班辅导,让我们拥有一片安宁的学习环境,为即将到来的高考备战。当时 因为电力不足时常停电,为了不耽误大家晚自修学习,学校利用校办工厂的发电机组,安排专人发电。母校培养人,渗透到每一个细节,一切为了学生真正落到实 处。以致86届同学今天在各行各业上人才辈出,一时传为佳话。正是母校的恩泽,才有莘莘学子诠释永强中学的梦想与追求而永不停息。

我当时所在的班级是重点班,班风、学风堪称一流。用“一本书捧在怀”来形容我们的学习是再形象不过了。同学孙作芳,晨读五更,勤奋不辍,他和建才、宪才一 起被称为“一芳两才”,成为我们学习的标杆。夜晚个个挑灯夜战,欲将每一寸光阴用勤奋填满,那是一种安静的执着,呆在书堆里的我们却甘之如饴,无尽欢畅。 冯国铮、闻柏林两任班主任老师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严谨的作风影响我们、熏陶我们。陈韵士老师,教科书上密如蝇脚的备注,可见他对教育何等的倾情、何等的 用心,每每看到他患牙疾,不忍请假,一边捂脸,一边讲解的师者风范,感动着我们这一批求知若渴的少年心。方针南老师每次见我,总是竖着大拇指说,“你很厉 害,要努力!”鼓舞的力量是无穷尽的。一位诗人说:一朵花的盛开,是一只鸟啄醒的。王汉旺老师教的数学课,思路清晰、题型极多、针对性极强。项明皋老师教 的化学令人印象深刻,以至于同学称他为摩尔老师。每一份成绩的取得,每一颗心灵的丰厚,都是老师们用爱和行动,浸润而成。因为有这等师长,庸常的日子,在 我们面前也变得百媚横生,校园里每棵不起眼的小草也变得芳香润泽,落英缤纷,扮美大地。

三十一年的阔别,昔日青葱少年,已被岁月雕刻留下太多的痕迹,但对永强中学的记忆依然崭新,往事历历在目。唯有深切的爱,才能件件桩桩,恍如昨天,也唯有爱得深沉,才每每念及。

衷心祝愿:母校,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