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12月19日木槿编译报道】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上演“握手杀”、访问以法语为母语的西非地区、在波恩峰会上宣布为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导致的资金缺口筹钱……就任法国总统以来,马克龙陆续在外交层面高调出手。英国广播公司(BBC)发表文章称,马克龙经常处于国际社会的聚光灯下,但他的外交政策起作用了吗?
特朗普受邀将于7月14日出席在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举行的法国国庆日阅兵仪式。(图片来源:中新社)
美国:欧洲只有他能与特朗普擦出“火花”
英媒的报道称,虽然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并不希望马克龙赢得法国大选,不过现在看来两人关系还算紧密。“与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谈话十分愉快,”特朗普7月访问巴黎纪念法国国庆日时发表推文称,“一次不可思议的访问,”“(美国)与法国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牢固。”
总部在巴黎的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erman Marshall Fund)的官员马丁·昆赛斯(Martin Quencez)指出,华盛顿和巴黎的关系可能确实比以往更牢固了。“马克龙和特朗普私交甚好,”他解释说,“特朗普有些‘以输赢论英雄’,并将马克龙视为旗鼓相当的对手。欧洲只 有马克龙能和特朗普擦出‘火花’,这已经是公认的事实。”
不过,一些人质疑马克龙与特朗普的交谈能否转变为实实在在的影响力。他们指出特朗普在气候变化、伊核协议和耶路撒冷等问题上对法国的影响力“免疫”。
今日俄罗斯(RT)报道,在彼得一世访法300周年之际,普京与马克龙在凡尔赛宫会晤。(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外交事务顾问尼古拉斯·堂泽(Nicolas Tenzer)指出,对话要付出代价,尤其是双边关系复杂的情况,例如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关系。“俄罗斯想破坏法治、国际秩序以及自由世界的原则。马克龙对此很清楚,但他不能过问,因为他希望继续与俄罗斯对话。可是到什么时候才能与俄罗斯讨论这些问题呢?这就是我的疑问。”
昆赛斯也认为马克龙对其他领导人、甚至盟友的决策影响力都非常有限,但他说马克龙的真实目标并不是施加影响力。“马克龙并不期待对特朗普吹耳边风,而希望被人看到与特朗普和普京在一起,因为这关乎法国地位。”
欧洲:答案的一半在德国人手中
马克龙曾多次谈到加强法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宣扬欧洲价值观。堂泽认为,作为一个拥有军事能力的核武器大国,法国有能力扮演这一角色。
“马克龙有机会成为自由世界的领袖。法国并不能凭一己之力解决所有问题,但马克龙在联合国大会的讲话完全集中在人权问题,这对于我们了解马克龙希望如何被记住非常重要。”
当然,将意愿转变为现实并非易事,欧洲便是最好的例证。马克龙的竞选纲领以欧盟为重心。选举之夜,马克龙走向前台准备发表胜选演说时,背景音乐就是欧盟盟歌《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数月之后,马克龙在索邦大学的重要讲话中,为欧盟的未来提出了一个宏伟的详细构想。而德国总统默克尔却仍在努力拼凑出一个联合政府。
首都柏林街头一幅由现任总理默克尔所领导的基民盟的竞选广告。(图片来源:中新社)
毫无疑问,马克龙希望恢复法国在欧盟的核心地位。由于英国“脱欧”和柏林长期的政治谈判,他眼前正有一个绝佳的机会。只是他一个人并不能完成所有工作。
“我不确定他能实现(欧洲)构想,”前欧盟低级官员、法国共和党成员皮埃尔·勒鲁什(Pierre Lellouche)说,“答案的一半在德国人手中,新的提议需要获得德国完全支持……目前,它们完全是由内部动力和极右重生驱动的。”
非洲:处理复杂关系缺乏切实行动
事实上,马克龙目前取得的最大切实成果可能是干预黎巴嫩政治危机、赴沙特阿拉伯进行谈判以及为黎巴嫩总理哈里里及其政府提供了一个脱身之策。然而,法国与其前殖民地,尤其是非洲殖民地的关系复杂。法国杂志《Match Afrique》记者弗朗索瓦·德·拉贝尔(Francois de Labarre)甚至把这种关系描述为“神经质”,因为“法国结束殖民后并没有离开。”
今年11月,马克龙访问布基纳法索、科特迪瓦和加纳时,德·拉贝尔随行报道了这次访问。“飞机上都是初创企业家,没有商业巨头,” 德·拉贝尔说,“这传递的信息是,马克龙并不是来贩卖武器或购买石油的。他希望去到的是像尼日利亚一样的国家,有着强烈的身份认同感,而年轻一代却早已忘记被英国殖民的那段历史。马克龙希望曾经的法国殖民地也能如此。”
11月28日,马克龙与布基纳法索总统科博尔(右)会谈。 (图片来源:法新社)
马克龙竞选期间访问阿尔及利亚时说,法国的殖民统治是反人类罪,这番言论在法国国内引发愤怒。巴黎狄德罗大学(Diderot University)非洲史专家螺丝·恩登盖(Rose Ndengue)表示,“如果马克龙真的希望变革,他应该谈论法国在非驻军,或者解释为什么欧盟希望非洲解决移民危机。这是一种‘软性殖民主义’。”
如何评价马克龙?对法国已经是场胜利
马克龙早在竞选期间就因想取悦所有人遭到批评:左派和右派、敦促自由化改革和支持更多经济保护、理想主义者但又希望看起来务实。
法国左翼反对党奥利弗·福尔(Oliver Faure)等批评者认为,马克龙言行不一。“(他的)讲话总是精心设计。不幸的是,结果总是事与愿违……在气候变化或欧盟问题上,我们并没看到这些戏剧效果转化为切实成果。”
有些人说谈论切实成果为时尚早,也有人说提高法国国际地位本身就是目标。无论如何,马克龙对外交事务的热忱、他在国际舞台的地位以及他口中所说的愿景,都为他赢来了很多国内支持者。不管五年任期后他取得了哪些成果,他已经成为了其他国家无法避而不谈的领导人。而这对于法国而言,的确是一场巨大的胜利。
(编辑:木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