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英国

英国能从别国抗疫经验中学到什么?

article_img

3月10日,一对母女戴着口罩从罗马鲜花广场走过。(图片来源:法新社资料图)

【欧洲时报3月13日顾砚编译】当中国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大幅下降,而意大利正在全境封锁之时,是时候看看正在抗疫的这些国家,有哪些措施和经验是英国可以借鉴的。

英国《卫报》发表分析文章称,现在有很多未知,让我们无法做出正确的预测与判断,但香港和新加坡可以成为英国防疫的模板。

不确定性很大 没有最佳措施

英国知名流行病专家、帝国理工学院的Roy Anderson称,政府正在面临严峻的抉择,基本上有几个目标:一是将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二是不要在短时间内集中发病;三是降低病毒传播的速度,等待疫苗的诞生。

Anderson称,政府官员想要一个上述目标都能够达成的措施,但这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死亡人数与经济损失,这两者是无法兼容的。

中国采取了严厉的措施,几乎让疫情严重区民众的正常生产生活陷入停滞状态,这种措施是有效的。但这是否能在西方国家推行,则是另一回事了。

意大利则关停了所有的学校,禁止大型集会,严格管控公共交通,但总体上没有中国那么严格。

Anderson称,最主要的是,我们不知道最好的措施是什么。对于数学模型和预测,有太多不可靠和不确定因素。具体而言,我们对病毒本身不够了解,不知道儿童的传染性是不是更大;更重要的是,新冠病毒具有潜伏期,在未出现症状或生病的初期,就已经感染了他人。

所以,现在能做的就是进行大量样本检测,寻找血液中的抗体。这也是中国正在做的,但还没有结果。

现在,关键的目标已经很明确了:缩短患者从首次出现症状到开始隔离之间的时间。

Anderson称,中国做到这个花了两天的时间,因为中国能够很快追踪到每一个受感染的个体。这也是英国的目标,但是这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工作,英国可能会人手不够。

伦敦大学学院流行病学教授Anne Johnson表示,关键是要有非常强大的监测系统来提供早期预警,然后便可以实现快速接触跟踪和检测,并快速隔离。

精准传播信息 改变民众的习惯

Anderson认为,疫情是否爆发,并不仅仅取决于政府如何做,而是所有的民众如何做。

例如,很多传染发生在一个家庭中,所以自我隔离很重要。又如,民众需要知道最基本的症状,和最基本的防疫常识,如勤洗手、戴口罩、不握手等。这都是为了保持高度的呼吸卫生,真正减少与他人接触的次数。

Anderson还认为,英国从中国大陆和意大利可借鉴的不多,反而可以从中国香港和新加坡那里得到防疫经验。这两个地方都是区域较小且人口密集地,却把确诊病例维持在100多例。Anderson称:“他们的反应与欧洲人完全不一样。因为他们经历过非典,他们知道不去公共场所、不开展大型活动,并及时戴口罩。”

而为了让欧洲人改变这些习惯,需要更加清楚和权威的信息发布,让民众更好地接受。同时还应针对弱势群体做更有针对性的信息传播。例如对于那些上了年纪、不经常使用社交媒体的人,应该有小报等其他传播途径让他们得到准确的信息。而利用社交媒体和小报为民众“量身定制”信息,不正是政府擅长做的么?希望这次能够起到作用。

(编辑:白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