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印自揭“藏南对峙”细节:为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却暴露最大软肋

1月14日,印度军方向媒体披露了2017年12月28日至今年1月6日中印双方在藏南地区对峙的细节。印军之所以选择向媒体公开这一外交和其它官方正式渠道沉默的细节,是为了推进印度在中印争议地区的军事和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换取印度国会和政府其它部门对其的经费与政治上的全力支持。

article_img

做好“新洞朗对峙”的准备

由于洞朗对峙持续了70天,所以当印军去年12月28日接到当地报告说有中国“修路队”进入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注:被印度侵占的我藏南地区)后,立即下令一个加强连120多名官兵全幅武装徒步赶往上Siang区。印军消息人士还透露说,经过多年的“教育与影响”,当地的藏族人“心向恒河”,因此,中国修路队被当地藏民破坏。

考虑到“洞朗对峙”的时间,所以印军指挥部要求该连做好对峙至少30天的准备。不过,由于印度一侧没有公路可以抵达,也没有任何的牧口可以用,所以印军立即紧急征300名当地的藏族驮夫向前线运送补给:“我们出于中国方面可能会跟我们长时间对峙的考虑,所以才立即做出以上部署的。”

article_img

此次事件曝露印军后勤最大软肋

1月6日,中印边防军同意举行“边境旗帜会晤”,中国军人是乘车直抵“边境线”,问题立即就得以解决,中方人员带着筑路机械返回内地。

印军消息渠道透露:“我们之所以立即部署军队,因为也担心:万一中国工人带着大量的中国部队来呢,怎么办?为此,我们的预防措施是部署军队,然后屯集后勤补给,没想到我们马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困难。”

在驮夫抵达现场之前,印军用直升机机降了100袋即食军用口粮,主要是30000份包括巧克力在内的高寒地区食物:“而且饮用水也缺少,所以我们向军人们也空投了瓶装水。驮工也不容易,他们每人驮10至15公斤补给,然后上下坡还要休息一次。我们送上去的补给可以确保120人用30天,每名士兵需要大约1.5公斤的补给。”

由于印方的地形条件与天气十分恶劣,加上事件解决后当地突降大雪,积雪厚达1.5米,所以印军也已经撤离当地,前往附近的村里驻扎。而且由于交通条件,这个地区只能是部分巡逻到位。

陆军参谋长放言中印边境是重点

在媒体报道此事的同时,印度陆军参谋长Bipin Rawat12日在新德里举行公开新闻发布会称,印军要“有能力处置”日益增长的中印边境冲突,不能让印度的邻国“亲近中国”。

这位印军参谋长表示:“我们需要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和技术,我们需要研究需要什么样的装备才能打胜未来的战争,我们需要获得可以满足我们需求的装备。我们现在要把重点从印巴边境转移到我们的北部边界,也就是中印边境。我们太长时间专注西部边境了。”

这位印军参谋长还十分荒唐地说:“我们感觉中国要的是整个洞朗地区……我觉得改变现状是要威胁我们。不过,在受到我们的阻止之后,尽管中国驻洞朗的军队还在,但规模小多了,而且行动也减少了,我们印军胜利了!”至于最近几个月中印边境中国“越境”活动增多的原因,是因为印军现在部署到边境的军队多了,而且活动也多了,所以才受到中国军队的阻止。这位参谋长表示:“中国是一个强国,但印度也不弱。印度不允许它的邻国投向中国!”

印军参谋长的这番表态是印度2018年在中印边境全面加强的一个信号,与印度总理莫迪即将前往“阿鲁纳恰尔邦”,也就是藏南访问,以及印度全面建设中印边境公路和增强驻军,挑衅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article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