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李婧詝编译报道】地铁性骚扰、性侵未成年人……法国政府计划明年出台新法律,旨在加强对性别歧视和性侵犯的惩戒,以保障“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
美国电影制片人韦恩斯坦性侵丑闻持续发酵之际,主管男女平权的法国国务秘书Marlène Schiappa通过《十字架报》披露了“旨在打击性别歧视和性侵犯的立法计划,目的在于降低法国社会对相关事件的容忍限度”,尤其是在街头巷尾等公开场所的性骚扰。
这项与司法部合作制定的法案将于2018年第一季度提交。有关部门将就此进行咨询(警察、法官),并在10月初开始的“环法平权运动”框架内进行公民咨询。法案的大体框架已经成型,但其操作层面的细节尚未拟定。Schiappa进一步表示,“对讨论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和建议”持开放态度。
男女平等事务国务秘书希亚帕女士(Marlène Schiappa)10月10日在国民议会。(图片来源:法新社)
法新社转载法国人口统计局Ined的调查,1/7的妇女(男子是1/25)在一生中至少遭受一次性侵犯(不包括普通骚扰和遭遇暴露狂)。其中,半数以上妇女和3/4男子受到侵犯时尚未成年。
对“未成年”的界定
第一个已经确定要加强执法力度的方面:打击针对未成年人的性侵和强暴。目前相关法律并没有规定“双方同意性交”的年龄限制,Schiappa建议应讨论设立年龄下限。
9月26日,Pontoise省刑事法庭作出了一项令不少法国人质疑的判决。今年4月,巴黎郊区一个公园内,一名28岁男子与一11岁女童发生性行为。男子强调是在女童同意的条件下与其性交,检方决定以“性侵幼女”起诉(最高5年刑期),而排除了强奸(最高20年刑期)的定性。女童的父母反对检方定性,认为11岁女童收到性侵犯应定性为强暴。此案引发女权组织和儿童保护协会的强烈抗议,他们认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年龄差距必然导致道德胁迫(服从),并且儿童有限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结构将阻碍其作出理智判断。
201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85%的女性认为,若在地铁上遭到骚扰,没人会帮助自己。(图片来源:法新社)
关于这个问题的法律改革是众望所归。不同政治倾向的四名议员在最近都提出来相关草案条例。法官工会成员多数表示赞成。现在剩下的就是年龄确定。前任家庭事务部长Laurence Rossignol提出,与15岁以下少年发生性关系者都应裁定为强暴;男女平等委员会则提出,年龄应当设定为13岁。
性侵犯受害者报案期限
另一个开放讨论的方面,是幼年(15岁以下)遭受性侵犯者的报案的法律有效期限。目前的法律规定是成年后20年内,也就是38岁之前。Schiappa希望就延长至30年展开讨论,这也是由法国电台节目主持人Flavie Flament与法官Jacques Calmettes正致力推进的提案。
这项改革同样是有社会新闻背景。2016年,Flavie Flament在新书中披露自己在13岁时被某知名摄影师强暴。在自传出版后,Flament称有三名女子连络她,表示有相同遭遇。因此她下定决心,向法国媒体揭露:强暴自己的正是英国著名摄影师汉米尔顿(David Hamilton)。但Flament当时已经42岁,超过提起诉讼的年龄限制。当年11月25日,汉米尔顿被发现在巴黎公寓中自杀。
诸多协会要求延长、甚至取消相关报案年限。今年1月,法国精神病学家、创伤与受害记忆协会主席Muriel Salmona指出:“这类针对儿童的犯罪行为中,作案人往往是亲友,(受害者)在受其控制的氛围中。被侵犯的孩子往往不知所措,首先建立起自我保护心理。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坚强的心理,唤起受害人的记忆。”
考虑到被宪法委员会接受的可能性,Schiappa将“不受时间限制”和“反人类罪”等较为极端的提议先行过滤了。
然而,法官层面认为现行的“20年”是合适的。为了给作案者定罪,证据是必要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证据将越来越少。他们认为,延长诉讼期给受害者带来的是“虚假的希望”。
公共场所性骚扰
另一个广为人知的热议方向:政府希望加强公众场所性骚扰的惩罚力度。这涉及一些孤立行为:品头论足、吹口哨、目光挑衅,或者跟随一个女子回家。
巴黎地铁曾推出防范性骚扰宣传画,鼓励女性做出反应、不要忍耐。(图片来源:欧洲时报内参)
这类行为极为常见,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正常使用公交工具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迫使一些女性改变装束、行程……等等。“我个人认为,在大街上对一个女子吹口哨不算骚扰,但在地铁里这样做就有此嫌疑。在后一种情况下,对女性造成的压力和恐慌是显而易见的”,Schiappa说。
指望执法人员发现这些日常骚扰可不容易,他们不可能总是恰当好处地出现在每个受害人身后。马克龙总统10月15日晚接受电视采访时宣布,在“片警”上岗后,公交性骚扰将成为其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另外,政府还希望达到国民教育目的:即使只是简单、短暂的骚扰行为,公众也应当知道这是要受到谴责的。
无论是在街头还是在地铁内受到性骚扰时向警察求助并投诉,使警察能当场向骚扰者开出罚单,原是立法计划的亮点,但从执法的可行性来看有一定的难度。这一建议最终如何纳入法案,将受到关注。
欧洲时报微信公众号:oushi1983
(编辑:木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