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日报记者 华晓露
近日,省委宣传部公布2017年度浙江省文化创意街区名单。全省共有30个文化创意街区上榜,其中温州就占了5席,分别为鹿城区的黎明92文化创意街区、 龙湾区的文昌文化创意街区、乐清市的宋湖里坊文化创意街区、瑞安市的溪坦工艺礼品文化创意街区和泰顺县的泰顺石特色街区。这是我市构筑产业新格局,引领文 化新发展,为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精神文化力量的缩影。
近年来,温州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发展势头强劲,逐渐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2011年至2016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从116.01亿元递增到 253.94亿元(预计),年平均增速达16.96%,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从全省第7位跃升为第4位。2016年全市文化产业预计总产出794.29亿 元,占GDP比重达4.98%,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迈进。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剑谨表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大有可为,今后我市将着力于附能传统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加大文化+ 互联网力度,推动社会发展,丰富群众生活;做好融合文章,推动传统文化、非遗活态化传承、产业化发展;积极促进IP转化为精神文化产品,培育新型文化业 态。
创新文化街区 激活文产发展活力
文化发展,政策先行。近年来,温州在文化产业政策方面加大了力度,相继推出不少具有重要意义的政策和法规性文件,对文化产业的整体政策体系的完善、产业深化乃至产业协同发展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市委宣传部文产办介绍,去年,我市文化创意街区发展呈现喜人的态势。乐清市宋湖里坊文化创意街区、泰顺石特色街区、溪坦工艺礼品文化创意街区、黎明92 文化创意街区、苍南矾山镇福德湾矿工村、永嘉瓯窑小镇大师街、瑞安玉海街坊文化创意街区、龙湾文昌创客文化创意街区、鹿城学院路文创街区、瓯海梧田老街文 化创意街区、苍南龙港网商创业园-文创街区等11家街区被认定为2017-2018年度温州市文化创意街区创建工作试点名单,也是首批试点街区。
去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浙江省文化创意街区创建规范(试行)》,坚持“差异化发展”思路,按照“一街一品、一路一特色”的要求,在全市范围统筹推进文创街区创建,形成了“特色鲜明、业态合理、功能多样、分布有序”的良好态势。
纵观创建全局,既是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附加值的过程,也是优化环境、让群众得实惠的过程。我市将文创街区创建纳入全市“大拆大整”“大建大美”总 体规划,紧密结合“两线三片”打造、小城镇综合整治以及“美丽街区”创建,推进区块化、组团式街区打造;将存量资源改造作为文创街区创建的有效路径,大力 推进旧工业区、旧村落、旧市场蜕变;着眼于充分挖掘文创街区独特的文化体验价值,按照景区化要求对街区道路和街面外立墙进行装饰,对街区进行绿化、亮化、 美化、洁化系统整治。
外部环境是文创街区的“形”,文化内涵是文创街区的“神”,成熟的文创街区必须是形神兼备。在文创街区创建中,我市做足文化融入、挖掘、结合等文章,“让 文化充盈街区”,让街区展现独特文化魅力。坚持将文化与商业相融,把创意变成生意,经常性策划街区创意生活节、创意设计周、文创市集等活动,引导街区内的 商业围绕着文化发展。此外,在延续街区建筑空间的同时,注重传承街区的历史文脉与本土的文化特色,让文创街区“记得住乡愁、留得下乡韵、听得到乡音”。与 此同时,将文化礼堂、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一批政府主导的文化设施优先在街区落地建设,造浓街区文化氛围,成为文创街区创建的一道亮丽风景。
悉数本次入选省文化创意街区的5个文创街区,皆结合当地特色文化产业,都拥有鲜明、特定的文化主题。
乐清市宋湖里坊文化创意街区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乐清市有效二次开发利用旧工业区并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园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样本。整个街区集聚的文化 创意产业类企业从亲子游乐、教育培训、文化休闲、艺术设计等到电子商务及摄影、物流、金融等配套服务业一应俱全,形成由多个文化创意园组成的大规模综合性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作为我市“老一辈”街区,黎明92发挥区位资源、项目资源、政策资源等三大优势,做特色、做规模、做精品。街区一直以“创新”与“创业”作为推动社会经济 新一轮发展的两大主引擎。形成文化创意产业产、学、研的功能于一体,造就产业聚集效应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致力于创建温州制造业工业设计、工艺改进等公共平 台,为本地制造业的提升提供专业化的创新和创意设计服务,建成创业创新、展示交流等六大中心。
龙湾文昌文化创意街区是新时期加速温州“互联网+”应用产业集聚,引领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助推温州乃至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工作载体。该街区集聚 了红连文创园、高新电商大厦等文化经济产业平台,现已入驻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的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和科技研发平台,吸引了大批温州“新四军”创业人员。
溪坦工艺礼品文化创意街区立足特色,全力推进亮点建设。去年起,实施“七彩画乡,写意林川”的小城镇综合整治三年行动目标。街区积极探索实行政府引导,市 场主导,企业主体的街区运作模式。全力打造创意创业“孵化器”。引入众创空间,改造旧厂区,带来新的理念、新的管理模式及新的商业模式。
泰顺石文化创意街区是“点石成金、文旅融合”文化产业发展道路的代表。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奖励泰顺石产业发展;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设立小微企业“助保贷”,定期开展助企帮扶服务。
整合多方资源 搭建文产坚实平台
说到温州国际时尚文博会,市民无不拍手叫好。这已连续举办3届的文化盛会,激活文化存量,提升经济增量,以文化与经济的双重之力,撬动世人观察温州的新角 度。如今,文博会已与浙北杭州文博会、浙中义乌文交会三足鼎立,成为全省最具影响力的三大文博会之一。更为可喜的是,由温州文博会向外延伸,亚洲国际(温 州)青年微电影展、温州国际设计双年展等一批重量级的国际文化盛会,先后落地温州。温州文化,握手世界。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释放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温州时刻践行着。
通过实施文化产业“1030工程”培育计划,即筛选确定10个以上重点文化产业园区、30家以上重点文化企业作为培育对象,扶持培育了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园 区和文化企业。全市现有国家级广告产业试点园区1家、省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1家、省级文化创意街区(试点)4家、市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16家、市级文化创 意街区(试点)10家。16家市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集聚企业1330家,2016年总产值达64.2亿元,产生税收2.44亿元。
加快重点文化企业培育,通过评选认定、路演交流、宣传推介、信息对接、资金服务、教育培训等系列举措,推动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倾力打造一批有实力、有活 力、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全市现有市级重点文化企业93家,市级成长型文化企业50家,9家企业入围省成长型文化企业培育名单。
与此同时,文化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形势喜人。温州文化企业,霸气崛起。短短一年多,全市已有红连文化、尊荣千想、贝贝依依、子久文化、艾叶文化、正栩影视等9家文化企业成功挂牌新三板。目前,天洲西洋乐、漫书咖文化等20多家文化企业正在积极筹备挂牌。
目前,浙江温州转型升级产业基金有限公司出资设立的子基金已达12支,总资金规模80亿元,并已投资15个项目。去年12月6日,浙江温州转型升级产业基 金有限公司新增的三只子基金开始进入公示阶段,新设的子基金分别为温州巴菲特奥迦壹号产业基金、温州金控民享文化产业基金和煦联(温州)产业升级投资基 金。浙江温州转型升级产业基金有限公司在三子基金中持股均为30%左右,合计出资4.8亿元。
产业基金通过采取“子基金”等方式进行运作,通过与基金管理公司合作,设立子基金,将资本投入实体经济,推动全市创业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新设立的3支子基金,资金总规模为16.05亿元,资金将侧重于文化产业、优势产业上下游项目的并购投资。
培育优势产业 开创文产全新未来
去年12月初,中国网络文学全产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暨墨客工场启动仪式在温州浙南·云谷举行。仪式上,“墨客工场”与多家投融资机构、网络平台,及十位热 门网络作家进行签约。今后,这个具备原创作品发布、推广、改编、版权代理、法律维权、融资服务等多种功能,实现网络文学IP从无到有的工场,将为合作对象 提供从文字到影视化、游戏化、动漫化、及周边衍生产品等一条龙服务。网络文学全产业链,由此打造。
作为中国首个网络文学全产业链双创服务平台,“墨客工场”位于浙南·云谷F幢三层,设有网文书屋、众创工作区、核心创作区等。除了围绕优质原创IP创作, 深挖本土IP价值,打造中国首个网络文学全产业链双创服务平台外,该工场还将和温州时尚轻工产业紧密结合,推动温州时尚轻工产业转型升级。
在去年深圳文博会上,温州重磅推出“温州网络文学原创IP众创空间”。这个以网络文学原创IP为核心,打造影视、动漫、游戏、经纪、衍生品等全产业链的众 创空间平台计划入驻200位以上优秀网络文学作家,计划年创作作品在2000万字以上,出版作品50部以上,改编电影、电视剧、网剧、动漫、手游等30部 以上。有专家称:这是温州迈向网络文学重镇的重要举措,是温州文化产业又一创举。
事实上,这一创举是温州政协委员、市文联副主席蒋胜男在去年的市“两会”上关于《推进网络作家建立众创空间》提案落地的展现。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江勇作 出批示:“把网络文学众创空间概念做深,做成样板模式,突出个性、创出特色、做到小特专精,以小角度切入、赢得发展大空间”。市委宣传部高度重视,与相关 部门展开调研,形成可行性方案,推动该项目落地落实。而墨客工场在给温州网络文学作家一个“家”,为中国网络文学产业发展探索新路的同时,也将和温州时尚 轻工产业紧密结合,助力温州打造中国时尚之都。
立足温州特色资源和地域优势,素来是温州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温州大力培育影视制作、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文化会展、工艺美术、新闻出版等 产业门类,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群;加快创意设计与温州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努力推动文化创意、工业设计、柔性定制、智能制造向轻工制造产业链 渗透;发挥“百工之乡”优势,加快推动非遗产业化。集聚全国工艺美术资源优势,推动“百工之乡”落户温州,扩大温州百工宣传推介和对外合作。2016年 G20峰会温州受邀创作23件工艺美术精品,“温州百工”惊艳峰会。
影视动漫方面,先后摄制了电视剧《温州一家人》《温州两家人》《朋友圈儿》《毕业季》等多部影视动漫精品,开创了以地名命名的电视剧两次登陆央视黄金时段 的先河。电视剧《温州一家人》在韩国、法国和哈萨克斯坦等三个国家播映,作家蒋胜男作品《芈月传》在东南亚地区多个国家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