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近300次活动润泽民心
为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国庆前夕,一台精彩的文艺大联盟汇演在沙城街道汪华文化礼堂举行,所有节目由该区各文化礼堂自行编排、选送并组合,有诗 歌朗诵、舞蹈、大合唱、独唱、旗袍走秀等,精彩纷呈,吸引了当地300多名群众观看。当天,浙南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还对1家文化礼堂工作先进单位和8名“最 美文化礼堂人”进行表彰,对6家获评星级的文化礼堂进行了授牌。
20家文化礼堂完成3+1“结对”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根,文化品牌是一个礼堂的魂。要提倡从‘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文化才会大放异彩,目前我们正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和引导各 文化礼堂培育壮大自己的品牌。”浙南产业集聚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郑俊对记者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古训,早已根植在中国百姓的心中。今 天,浙南产业集聚区变“送”文化为“种”文化的做法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以各个文化礼堂为载体,该区出台了《浙南产业集聚区文化礼堂“四百结对”活动方 案》,即按照“3+1”结对联盟或帮扶的模式,在全区开展“百个机关部门、百个文明单位、百个志愿者队伍结对百个文化礼堂”的“四百结对”活动,以此为契 机,把“送”文化和“种”文化相结合,不断提高区域文化阵地的建设水平,真正让群众参与进来,担当文化建设主角,让基层文化“活起来”。如今,已建成的 20家文化礼堂均已完成结对,各类活动也纷纷开展,如夏日助学行、公益书法课、送戏下乡等,均获得基层民众好评。为深入推进文化礼堂“建管用育”一体化建 设,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文化礼堂使用常态化,该区还制定了《浙南产业集聚区文化礼堂星级评定办法》,通过对各礼堂的活跃度、工作配合度等指标进行定期考核 和评比等,给予相应奖罚等机制促进长效发展。
传承“国学”树起基层文化礼堂品牌
日前,记者随市委宣传部文化建设督查组一行参观了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文化俱乐部,发现该公司处处透着“礼贤文化”:公司老板名为王贤理、 行政楼展示厅名为聚贤厅、公司文化刊物名为《礼贤天下》,大型会议厅也兼作“道德讲堂”,墙上挂着儒家“五常”等国学经典展板,还有一个集文化礼堂、职工 俱乐部、党群服务中心为一体的企业文化中心,设有文化礼堂、智慧党建、微剧场、职工书屋、咖啡吧等。王贤理介绍,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和主张的以人为本、尊 重人才的“礼贤文化”,增强了员工凝聚力,也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核心动力。
汪华文化礼堂,则突出“忠孝”主题,不仅在布局上体现“忠孝”元素,如展陈《汪氏祖训十则》及家风、家训、家规等格言,在各类活动和道德宣讲方 面也紧扣“忠孝”主题展开,同时建有忠孝文化展示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室等。据了解,该文化礼堂目前已被该区推荐作为市级培育项目,打造忠孝文化主题鲜 明的文化礼堂。四甲文化礼堂以祭孔典礼为主要抓手,充分发挥温州孔庙文化底蕴的优势及影响力,积极开办《论语》学习班、孔子学堂、儿童入学开笔礼、读书 会,以及各类讲座、培训班、民俗活动和慈善公益活动,以进一步增强当地民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来源:温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