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新渡村文化礼堂 王诚/摄

图为新渡村文化礼堂孔氏家风家训 王诚/摄
温州网讯 村歌嘹亮,书香弥漫。在苍南县龙港镇新渡村,人们感受到了千年儒家文化带来的新魅力。
“正是文化礼堂的这个平台,让我们能够参与更多的文化活动,经过无数次熏陶,整个人都会变得纯粹。”新渡村村委会主任尤式开说,文化礼堂给该村带来了用再多钱也买不到的改变。
新渡文化礼堂自2014年成立以来,以“儒家文化”为内涵核心,举办首届村晚、儒家文化节、启蒙礼等百余场活动,营造浓厚的儒家文化氛围。
创办公益孔子学堂
传承千年儒家精髓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0月22日上午,苍南县龙港镇新渡文化礼堂孔子学堂,传出琅琅读书声。堂内座无虚席,穿着汉服的小朋友们在家长的陪同下,看着手中的《论语》读本,跟着老师一起诵读国学经典。
当天,40岁的孔祥跑陪同10岁的儿子正在孔子学堂里学习。“儿子是去年年初来这里学习国学的。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如今的他懂礼仪、懂道德、有 担当,而且还提高了他的课文背诵能力。我女儿在2014年来这里学习国学,看到她取得很大的进步,我才让儿子也来报名学习。”孔祥跑说,他和爱人在这几年 轮流陪同孩子来孔子学堂学国学,自身也是受益匪浅。
2014年2月,新渡文化礼堂国学班正式开班上课。这是一个纯公益性质的国学课堂,由新渡文化礼堂文化大使孔爱月发起,面向龙港镇招生,采取亲子共读的形式,学制两年,由龙港镇新渡村提供场所、教材等。
“读国学经典对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做不到立竿见影,但两三年坚持下来对孩子的知识增长、道德形成、人格完善、智慧增长确实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 为孩子一生的文化和修养奠基,将让孩子受益终身。”孔爱月说,2015年12月12日,温州市首家孔子学堂正式在新渡文化礼堂成立,中国孔子基金会为学堂 进行授牌仪式。
文化礼堂入驻孔庙
儒家文化气息扑面
新渡村位于龙港镇西北部江边,现有380户、1500余人,以孔姓为主,约占总人口70%。
2013年,我市各地乡村文化礼堂建设热情高涨,作为孔氏后裔聚居的新渡村自然不甘落伍。“孔庙孔氏宗祠要建文化礼堂了”。当时,新渡村创办文 化礼堂的消息在村民中激起不小反响。肃穆庄严的孔庙“植入”礼堂文化,会不会扰乱这神圣的空间?现在大家觉得,当初的上述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说干就干,村两委积极主动投入建设。他们自己接手这项工作,搜集资料,设计构图……2014年9月28日,各项功能俱全、设计新颖的新渡文化礼堂展现在村民面前。
新渡村党支部书记孔祥存介绍,新渡文化礼堂以龙港孔庙为主体改建而成,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建有文化礼堂、道德讲堂、家风家训馆、大哉孔 子展馆、孔子学堂等,设置有精品六廊和文化长廊,配备有图书室、古琴室等多个功能室和羽毛球等运动场所;以儒家文化为内涵核心,致力于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 文化,营造浓厚的儒家文化氛围。
以往在大家的印象中,文化礼堂总干事大多由中老年人来担任,但在新渡文化礼堂,35岁的孔庆敢在总干事岗位上已经干了3年多。前不久,苍南县举 行了首届村歌大赛,孔庆敢和60多名村民自愿报名参赛。在一个多月里,他们排练、比赛,不仅增加了感情和荣誉感,还收获了大赛二等奖。“第一次上这么大的 舞台,很激动也很自豪。”孔庆敢说。
办百余场文体活动
成新农村精神家园
3年多来,通过总干事、文化大使和八大员的共同努力,举行了首届村晚、儒家文化节、敬老礼、启蒙礼、送春联、冬至邻里节、猜灯谜、端午包粽子、茶艺讲座等百余场活动。
每年9月28日的祭孔大典是这里最重要盛事之一。今年9月28日,伴随着孩子们的齐声诵读和华丽的钟鼓奏乐声,在礼堂正中的广场上,身着红色衣衫的表演者时而排成排,时而聚拢,时而合并,整个场面端庄肃穆,充满仪式感。
村民阿立(化名)之前坐过牢,出狱后有些自卑。一次,他听说文化礼堂有演出,就去看看。当时丰富多彩的演出节目吸引了他,他还听主持人介绍了文 化礼堂的功能和活动。其中,羽毛球场吸引了他的注意。第二天,他就约上几个村民一起来打球了。之后,他经常来参与文化礼堂的活动,也常常在这里锻炼,“参 加了文化礼堂的活动,感觉整个人都开朗了”。
新渡村村委会主任尤式开说,自从文化礼堂建成之后,村民白天在文化礼堂学习、看书、聊天、弹琴打鼓、打球,晚上到文化礼堂跳舞健身。
龙港孔庙焕发出新活力,新渡文化礼堂洋溢着浓浓的儒家文化气息,扮演起“凝聚精神”的角色,俨然成为新农村的精神家园。
来源:温州都市报
记者:叶锋 姜瑾瑾 潘贤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