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温州

文成大峃镇王坚:打造全域大景区 奋力实现“美丽突围”

2021年新增市场主体1327家、规(限)上企业12家,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5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5倍,引进总部经济企业2家。作为文成县的城关镇和城市建设的重要展示窗口,大峃镇始终以“四大工程”为主抓手,紧扣“美丽县城”建设目标,全力推进“城、人、产、文、景”深度融合,连续5年获评全县乡镇考绩优秀。

article_img

文成县委常委、大峃镇党委书记王坚(右二)在项目攻坚一线

系统谋划打出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大力发展城市经济。

一是突围工业短板。受限工业平台拓展,实施优强企业培育扶持,2021年新增市场主体1327家、规(限)上企业12家。同时,探索发展“共享工业”,联合周边黄坦等兄弟工业乡镇组团招商、成果共享。

二是优化产业业态。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优势,紧盯月光经济、楼宇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业态,大力引导和培育现代服务业发展。珊门商贸大楼、二新旅游商业便民综合体等项目即将完工,3条“月光经济”特色街区成为新的城市引爆点,获评“浙江省第二批商贸特色镇”。

article_img

大峃镇夜景

三是做大招商引资。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带头,大力实施“文商回归、侨商回归、侨资回归”工程,2021年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5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5倍,引进总部经济企业2家。

敢于攻坚克难打硬仗,强势推进集镇改造、环境革命、人文提升。

一是精致改造城区。面对新区开发“欠账”和“城中村”建设短板,深入实施“做大新城、做精老城”系列工程,全力推进72个总投资215.5亿元的重点项目建设,樟山新区入选省级未来社区,苔湖、龙船垟等11个城中村实现“美丽蝶变”,累计拆违5.5万平方米以上,完成5个老旧小区美化亮化工程和城镇危旧房治理47间。

article_img

大峃镇城中村改造

二是重拳整治乱象。统筹环境提升、垃圾分类等23条“美丽指令”,通过“微改造、精提升”开展美丽城镇创建攻坚行动,30天完成泗溪河沿岸、新丰巷等6个重点区块环境综合整治,累计清理城市“疤点”1183处,打造美丽田园1088亩,泗溪河创成省美丽河湖。

article_img

大峃镇苔湖新区全景

三是强化文明创建。持续开展“礼让斑马线”“道德讲堂”“最美家庭”等活动,涌现出周洪秀、杨汝起等一大批先进模范典型,营造崇德行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尚。

紧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补齐民生短板、改善民生福祉。

一是完善公共服务。持续加大民生投入,39个民生项目加快推进,文泰高速、悦阳幼儿园等6个民生项目落地达效,新建和改造城镇污水管网9.1公里,县城功能不断完善。

二是推进强村富民。实施高质量全面小康巩固计划,通过村企结对、电商助村、飞地抱团等方式,落实增收项目67个,向1319户低收入农户发放投资分红178.065万元,2021年全镇村集体总收入5995万元、经营性收入4516万元。

article_img

大峃镇时代广场

三是创新基层治理。建设“安e家”基层网格微治理平台,通过大数据手段,将基层治理体系延伸至村社微网格基本单元。优化基层调解模式,成立“和立方”金牌调解员队伍,镇村联动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379件,化解信访积案62件,荣获“温州市域治理现代化先进集体”。

坚持“干部有为才有位”,建立健全“奖优罚劣”评价考核机制,全面建强干部队伍。

一是锻造实干铁军。坚持实干实绩导向,推动干部在一线历练、一线识别、一线成长,选派70余名干部奔赴重大征迁项目一线攻坚,以实战锻炼了一批干部铁军。

二是铸造有为先锋。结合“共享社·幸福里”建设,优化完善全员驻联村(社区)制度,推动18名领导班子、42名机关干部下沉一线包村包小区,持续深化开展“入村蹲村服务破难”行动,解决民生“关键小事”22个。

三是打造廉政之师。创新推出“村社诊疗五步法”,高质量完成市县“七张问题清单”30个问题整改,创成“清廉村居”14个。

article_img

美丽城区大峃镇全景

大峃镇:是文成县城所在地,因地形似举翅待飞的白鹤,又名“鹤城”。全镇区域面积125.3平方公里,下辖35个建制村、14个城市社区,户籍人口10.49万人、常住人口9.6万人。

作为交通重镇,4条高速贯通东南西北,高铁站即将上马建设,是温州市西部交通枢纽。

作为生态美镇,先后获评国家级生态镇、国家卫生县城、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省示范文明县城、省级森林城镇等称号。

作为商贸特色镇,拥有省级重点跨境电商平台,获评浙江省第二批商贸特色镇、省级商标品牌示范乡镇。大峃是文化名镇,兼具刘伯温文化、红色文化、畲族文化独特底蕴,是温州市重点侨乡,有5.6万余人侨居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