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0日,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公司官方发表专文介绍了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 。
文中提到,苏霍伊公司自己进行信息管理系统(IUS)的研发,最早是针对苏-57而设计的,苏-35/35S则提早使用,称为IUS-35,甚至SSJ-100民航客机的信息管理系统也是同一批人研制的。苏-35的信息管理系统至今已测试并运用多年,达到相当成熟的状态。
在2015-2017年间的叙利亚反IS军事行动中苏-35S每天会执行超过10次作战任务,俄军在叙利亚都是以4架的规模部署苏-35S,也就是说平均每架每天要出动2.5架次,出勤强度之高连俄空天都非常惊讶。
苏-35S在叙利亚主要担负制空和空中掩护任务,联想到前段时间苏-35S和F-22较量的种种传闻。苏-35S高强度出动的背后,必然是较量双方的激烈“暗战”。
△苏-35S的座舱特写
苏霍伊的文章中强调,支撑苏-35S高强度行动的重要原因是信息管理系统的自我检测等功能让后勤、任务规划变得更简便。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俄罗斯航电计价时只考虑硬件价格,这在重要功能都由软件解决的现代航电上显得过时,因为现代技术产品上软件往往占了更大比例的价格。在苏霍伊公司与军方的协调下,信息管理系统的软件价格首次被采计入飞机价格中,按架数计价。
苏霍伊公司在发展苏-57、苏-35的信息管理系统时,一开始就要求用兼容于RTCA DO-178B国际标准的GOST R 51904-2001标准来设计软件。正因如此,其技术与经验能用于SSJ-100客机。2012年联合飞机公司成立系统整合中心时,就大量运用苏霍伊公司在苏-57、苏-35、SSJ-100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经验,最新的MS-21干线客机的信息管理系统就得益于这些经验。
文章中,信息管理系统负责人之一的德米特里·格里博夫进一步指出了未来航电的样貌。他认为,新一代电子系统、高速光纤通讯、以及新一代的Baget-4000操作系统,让未来航电架构迈向网络化,成为单一、高速、大规模的分布式计算系统。
格里博夫所说的应该是指分散的计算机系统都有相同规格,用高速网络连起来,形成单一运算系统。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虽然有多台计算机,但并不像“联邦式”航电架构那样每个计算机架构与用途都不同,而比较像是中央集权式计算机的模块被分散在各处,然后用高速网络整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