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海军唯一一艘051B型导弹驱逐舰167号深圳舰进入了4804厂进行现代化改装。这一改就是3年多,期间大量军事爱好者为深圳舰的改造出谋划策。2017年底,深圳舰的改造基本完成。在2018年1月3日上午,完成现代化改装的051B型驱逐舰167号深圳舰与071型登陆舰999号井冈山舰出现在新年海军野战化分会场的码头上。
为了便于说明此次深圳舰的现代化改装情况,我还是挑选了051B型导弹驱逐舰,052D型导弹驱逐舰以及054A型护卫舰等3款1:350的比例模型进行制作,由于此次深圳舰对舰体舱室等改动较大,所以在制作模型时也对051B型原始舰体进行了相应的改造。
主炮系统
此次改装,主炮系统依旧保留了H/PJ-33A型双管100MM主炮,并由舰桥顶部主桅杆的延伸基座平台的344型火控雷达负责火控。不过344火控雷达从原来较高的基座上直接移到平台位置,而原来的雷达基座被取消。H/PJ-33A型双管100MM主炮是上世纪90年代设计的舰炮系统,经过多年的改进日趋完善,并成为我国在上世纪建造的驱护舰的主要舰炮系统。H/PJ-33A型双管100MM主炮的设计目的是用于防空作战,配备的也以机械式定时近炸引信的防控弹种。此次深圳舰并未将主炮系统更换成目前海军主力舰艇上的76MM或130MM火炮,可能更多的从费效比上考虑的因素。
防空导弹系统
此次改装,深圳舰的防空导弹由原来的八联装HHQ-7防空导弹,替换为AJK-16型防空系统的32单元垂直发射系统,可以发射HQ-16型防空导弹或者Y-8型反潜助飞鱼雷。同时,防空导弹制导雷达由原先的1座345型火控雷达替换为4座AJK-16型系统配套的制导雷达。
反舰导弹系统
此次改装,深圳舰的反舰导弹由原来4座四联装YJ-83反舰导弹,替换为4座两联装YJ-12超音速反舰导弹。由于YJ-12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尺寸比原先YJ-83要长许多,同时考虑降低舰体重心的问题,深圳舰的舰体中部原先贯通式的甲板室被截断。从目前网络上流传的照片看,深圳舰已经安装了4套导弹发射支架,并且在第1位置的支架上安装了双联导弹发射箱,这样看来深圳舰的反舰导弹数量应该是4座双联共8枚YJ-12超音速反舰导弹。值得注意的是,深圳舰并未在此次改装时安装在我国主要大型作战舰艇上普遍安装的366型超视距反舰搜索/制导雷达和协同定位站,这使得深圳舰在执行超视距反舰任务时需要通过综合数据链接收其它信息源的目标信息或者由舰载直升机提供目标指示信息,毕竟现在的364型对海对空搜索雷达的搜索范围完全不能发挥YJ12反舰导弹的全部实力,这一点和056型护卫舰的情况有点类似。
近防系统
此次改装,深圳舰的近防系统由原先4座76A型双管37MM速射炮替换成2座H/PJ-11型11管30MM速射炮,其射速超过10000发/分钟,是目前世界各国海军装备序列中近防武器射速最高的。作为深圳舰的末端防御武器,H/PJ-11型11管30MM速射炮系统可拦截4马赫的超音速反舰导弹。H/PJ-11型CIWS系统由364型低空补盲雷达提供目标的射击诸元,并由CIWS系统整合的349型火控雷达和OFD光电跟踪仪负责目标跟踪和火力控制。正是由于H/PJ-11型CIWS系统整合火控雷达和光电跟踪仪,使得原先为76A型速射炮提供火力控制的2座独立的347G型火控雷达被直接取消,简化了武器系统和制导雷达系统的复杂度。
雷达系统
此次改装,深圳舰除了前面提到的防空导弹制导雷达,近防火炮火控雷达的变化以外。原先517H-1型远程对空搜索雷并未替换成相同类型的518型远程对空搜索雷达,而是直接拆除,同时底部的操作室也被重新改造。主桅杆顶部的360S型对海对空搜索雷达以及后部桅杆上的381型三坐标对空警戒雷达都被替换,同时更换后的雷达安装位置也前后发生了对调。首先原先381型平板三坐标对空警戒雷达被382型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替换,安装位置由后部桅杆的顶端前移至主桅杆顶部。原先360S型对海对空搜索雷达被364型对海对空搜索雷达替换,安装位置由主桅杆顶部后移至后部桅杆的顶部。382型雷达和364型雷达的搭配,是我军054A型导弹护卫舰的标准配置,也是我军052B等导弹驱逐舰和001型航空母舰的标准装备,正式由于这种组合的成熟度和可靠性,它们也毫无悬念的出现在近些年来我军对多型老旧舰艇的现代化改造中。
电子战系统
此次改装,深圳舰的电子战系统的到全面提升,由原来的NRJ6A型提升为726型电子战系统。NRJ6A型电子战系统在上世纪末由以色列引进技术并在相关研究所消化吸收后形成战斗力的,此型电子战设备在本世纪初普遍装备在051B以及051C型导弹驱逐舰上。此次更换的726型电子战系统包括726-1/2型电子战支援系统,726-3型有源干扰系统,726-4型无源锡箔干扰弹发射器。为了安装新型电子战设备,深圳舰还对主桅杆进行了改造,在382型雷达后部安装了一根全新的立杆,上面依次安装了通讯频段测向天线,敌我识别应答机天线和雷达告警接收机。这种结构是我军052C/D型驱逐舰的一种标准的安装方式。当然726型电子战系统广泛安装在中国海军052C/D型驱逐舰以及001型航空母舰上。已经成为近些年来,我国多型驱逐舰现代化改装的标准配置。深圳舰的电子战系统的提升,使得这艘诞生于上世纪末的老舰,在当前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生存能力与我军二十一世纪的新生力量走到了同一起跑线上,这一点比起武器系统的性能提升显得更为重要。
声纳系统
此次改装,深圳舰保留了原来H/SJD-9型数字式中频搜索/攻击舰壳声呐,但是对原先可以释放拖曳式声纳的开放式舰尾进行了封闭式改造,改造完成后已经完全类似于与051C型防空型驱逐舰的舰尾,放弃了释放拖曳线阵列声纳的能力。这基本上就可以确定深圳舰并没有在此次现代化刚装过程中安装类似H/SJG-206型拖曳线阵列声纳,不过新增加了一套拖曳式声诱饵干扰装置。在目前中国海军加大反潜能力的当下,深圳舰的现代化改装反而削弱了其搜潜能力,也许真的意味着051B型驱逐舰将不再是我军反潜做战中的排头兵,真是可惜了当初美好的双机库设计。不过深圳舰回头想想那两艘051C兄弟为了上巨大的里夫系统也齐刷刷阉割了舰尾机库,也就甘心做块军事现代化革命浪潮中的一块板砖吧。
数据链及作战指挥系统
此次改装后,从深圳舰主桅杆上的VHF/UHF及HF天线形状的变化来看,原来的HN-900型战术数据链(中国版Link11数据链)替换成新型综合数据链。据介绍该型数据链属于战术级综合数据链,其全面覆盖了905数据链的功能,并兼容了901、902、903型数据链功能和综合链V/UHF模式及综合链HF串行模式,可同时提供多路数据传输通道。支持战术数据在信道上的安全传输,数据在空中传输时密码算法处理,其密钥强度为战区级和战术级。能实现海军舰艇编队内各舰艇情报处理计算机之间的无线组网通信、舰艇与飞机之间的无线组网通信,实现舰艇对飞机的引导及以飞机为中继的超视距目标指示,实现岸基、海基指挥中枢或预警指挥机之间作战情报数据的传输和交换。同时作战指挥系统由原来的ZKJ-6型信息处理系统,替换成ZKT系列的作战指挥系统以及ZKB系列的编队作战指挥系统,保持原来深圳舰作为编队指挥舰的能力,当然所指挥的编队成员就另当别论了。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深圳舰会和井冈山登陆舰一起出现在新年海军陆战队开训的分会场了。
除了以上测变化以外,此次深圳舰的现代化改装,还涉及到将原来的小艇更换成目前海军的标准综合作业艇,为了这项改造深圳舰将第二烟囱前517远程警戒雷达所在的平台箱船舷两侧进行了扩建,以便安置RHIB和吊臂。同时将原来2座战略卫星通讯舰载站减少为1座,并从第二烟囱的两侧移动至机库顶端,类似054A型护卫舰的安装位置。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大致总结一下深圳舰的此次现代化后的定位。其反舰防空等武器系统得到一定的加强,雷达系统更加合理可靠,这些都达到了054A型护卫舰的水平。反潜作战能力有一定提升但搜潜能力有所减弱,低于054A型护卫舰的水平。同时电子战能力,数据链及作战指挥系统有了很大的提升,基本达到052D导弹驱逐舰的水准。这样看来,对这样一艘6000吨级的驱逐舰来说,在有限的改建资金的前提下,从武器和船电系统的理性选择上可以看出,海军对深圳舰未来的作战要求是明确的,即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对反导攻击的能力必须得到保证,并保持相当的反舰攻击能力,同时并具备为登陆和护卫编队提供海上指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