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英国

人未走茶已凉……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最近不太开心

【欧洲时报网】6月30日,英国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在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准备卸任前将其蜡像从永久展品中撤下。人未走,茶已凉……回顾特雷莎·梅的三年首相之路,受到的最大争议就是其不愿妥协的顽固作风,而在刚刚结束的G20峰会上,梅姨留下了“最后的倔强”。

article_img

杜莎夫人蜡像馆展出的特雷莎·梅蜡像。(图片来源:英媒报道截图)

撤掉蜡像系游客“公投”决定

上海观察者网援引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称,英国伦敦杜沙夫人蜡像馆正在举行自1855年来历届选举出来的英国首相蜡像展。

报纸报道称,价值15万英镑特雷莎·梅的蜡像2017年秋季在蜡像馆展出。杜莎夫人蜡像馆就现在是否撤下特雷莎·梅蜡像进行了投票,大部分参观者投票同意把蜡像撤下。

6月7日,特雷莎·梅正式宣布辞去保守党领导人的职务,在选出新首相前她将继续担任首相。

如今,蜡像比她先“卸任了”,估计这也是刚刚还在G20上与普京正面刚的梅姨没想到的落寞结局。

特雷莎·梅会见普京一脸冷漠

G20结束,各回各家。而此次日本大阪峰会,是特雷莎·梅最后一次以英国首相身份参与的峰会。虽然与会者都清楚,梅的首相任期正在倒计时,而且来日无多,但该安排的会谈还要安排,该见的人还要见。

北京环球网报道,梅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会面,是两人自2018年毒气事件以来第一次见面。本应是很重要的一场双边,但在和普京见面前,梅就曾放话,坚决不会与俄罗斯实现关系破冰。

果不其然,在会见时,两人握手时间不到5秒,梅姨一脸冷漠,看都不看普京一眼,完全是在应付现场拍照。

article_img

英国《卫报》报道题为:特雷莎·梅与弗拉基米尔·普京进行冰冷的握手。(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两人会谈时,梅更是从头到尾摆着一张臭脸,而尴尬到极点的普京也只能微微露出不自在的笑容,双方甚至不给世人留下一个微笑的机会。

在会谈中,梅向普京表示,在俄罗斯停止所有不负责任、破坏稳定的行动,包含干预他国选举、放出假消息之前,所有试图重启两国友好关系的行动都将停止。

article_img

特雷莎·梅一脸冷漠。(图片来源:俄塔社)

而普京其实对俄英关系转暖略有期待,普京在会见前曾寄希望梅能在离任前有所作为,他说,“我认为俄罗斯和英国双方,都有意全面恢复两国关系,至少我希望可以采取几个初步的步骤。由于梅女士即将离任,我认为她可能会更容易,自由去做她认为正确、重要和必须做的事,不用顾虑国内一些政治后果”。

普京的意思是,既然要走人了,就没必要顾及那么多,干就完了。

显然,普京的希望在大阪被击得粉碎。梅即便走人,她也要保留好残缺的政治遗产。毕竟,她在处理俄罗斯特工遇袭那时,正是她的高光时刻。

“新铁娘子”的眼泪来得太晚

上海澎湃新闻网报道,2016年7月,头顶着“撒切尔夫人之后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的光环、肩负着“带领英国'脱欧'”的使命,特雷莎·梅正式入主唐宁街10号。

然而,欧盟的不退让、反对党的挑刺、甚至党内同僚的“逼宫”,无不消磨着这位“新铁娘子”的豪情。

由于梅姨是个内向的人,英国人还为她独创了一个词汇“Maybot”(“特雷莎·梅机器人”),以“嘲笑”这位领导人似是一台没有感情的机器,永远理智而冷面。

但宣布任期即将结束的时刻,这位“机器人”却一度哽咽。然而,大家却说她的“人性”时刻来得太晚了。

article_img

5月24日,特雷莎·梅宣布她将于6月7日辞去保守党领导人一职。(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特雷莎·梅政府近3年的执政期内,先后有36名内阁大臣辞职,其中有相当比例者辞职缘由是对特雷莎·梅“脱欧”方案不满。与此同时,保守党内外针对特雷莎·梅的不信任动议,也一次又一次地向她袭来。

支持者赞她坚韧坚毅,反对者批她食古不化,她甚至被同僚贴上了“近年来最糟糕的首相”的标签。而今,这个“脱欧”泥潭中的“不倒翁”最终倒下,黯然离场,给英国留下了一份未能完成的“脱欧”协议草案,和一抹靓丽的豹纹。

article_img

“政坛超模”特雷莎·梅在欧盟总部。(图片来源:新华社)

(编辑:秋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