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浅析志愿军第九兵团在长津湖战役失利中的问题和错误

10月27日,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向毛泽东报告,第九兵团所需棉衣已由华东备齐,保证11月1日前发放完毕。战后才第九兵团才得知此事,是华东一个领导向聂荣臻报告的,聂荣臻再向毛泽东报告。但是,所谓的棉衣是南方的棉衣,聂荣臻和毛泽东均不知情,都以为冬装已无问题。

 

现在反过头来看九兵团自己的问题。

 

article_img

 

前面就提到了陈毅9月7日就要求“在思想上、物质上做好入朝参战的准备”,但是九兵团自己从上到下都认为打仗不会冻着人,朝鲜比辽东、辽南纬度低,就应该更暖和。九兵团有近两个月的时间准备,各级领导到底准备了什么?有没有对朝鲜的战地环境、气候水文好好研究?有没有要求组织学习,针对性的进行训练?我看,真的很难说啊。比如二十军60师渡过鸭绿江前,把全师的大衣、背包留在辑安不带走,原因是害怕背不动,太重。在长津湖这系列文章最初就讲过,有个团是涉渡鸭绿江,一下子冻伤了700多个,也是二十军的。二十七军同样如此,他们是东线第二个入朝的,基本人人发到了棉大衣、棉鞋、绒帽,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寒区的冬装,结果绝大部分留在临江,没带出国。后来紧急抢运了一部分冬装,但是没运手套,寒区打仗的时候最要紧的是护好手脚,这点很要命的。这类难道就是下面各级师团营连部队自己的问题吗?兵团、军一级领导有没有提过要求,做过指示呢?这完完全全是当官的失职。这个责任谁来负,自然是兵团一把手。

 

这是一。

 

二、没有认识到出国作战和国内作战的重大区别。这个区别是什么?我们纵观我军战史,凡是在根据地内作战那是胜多败少,离开根据地,战斗力立马下降一大截。我们是人民的军队,这句话可不是就这么说说的。这个区别实际就是到了朝鲜,特别是人烟稀少的北朝鲜东部山区,九兵团脱离了根据地在作战。这点其实对我军来说,影响是极大的。在战争中很多地方就反映出来。一是没吃的。九兵团入朝普遍只带三到五天的粮食,认为打仗嘛,到哪都有饭吃,比如58师就只带了三天的干粮。这又不是国内,会有比军队数量更多的支前民工来做后勤工作,会有老百姓主动送吃的。二十七军稍微好点,带了五日份。结果各部队一进朝鲜就没饭吃,普遍饿肚子。二是没人给你住,伤员没人帮。根据地的老乡帮助掩护救助伤员都是我军老传统了,到了朝鲜盖马高原,这没有了,没有地方党组织帮你干这个事了。三是没人给你提供情报,没人帮你传递信息。原来在国内作战的信息优势也没了。对于这个问题,九兵团肯定是没意识到,他们可能觉得自己在解放战争打的很好,那句“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真的不是随便说说的。这就说明九兵团的领导大人们根本没学好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主席经常强调人民战争,那么脱离根据地作战怎么办?有没有想过?

 

朝鲜东北部山区的老百姓一是少,一打仗本来就跑的差不多了;二来那边太穷,穷则思变,未必对金日成政权有什么好感,这点跟西线肯定是有区别的。事实上美军因为带了很多韩国人,确实从朝鲜老百姓那得到了一些信息和帮助。我军在那边人生地不熟,真的不能指望那边的老百姓帮什么。之前攻打金门时,我军很多伤员就是被老百姓活埋的。

 

我军在那之前为什么对后勤工作没那么重视,根子就在这,一切都由根据地的地方党组织包办,老百姓又拥护,部队就管打仗,习惯了。

 

这其实也是四野初战能比三野打的好的一个原因,四野初到东北的时候,也是人生地不熟,没有根据地,吃了很多的苦头,人家有惨痛教训的,吸取教训了。

 

三、敌情侦察不明。一直到11月27日开战前,第九兵团以为,在柳潭里、新兴里、下碣隅里的美军是陆战1师的师指和2个团,其中在新兴里是1个营。在社仓里的是韩26团。这就给毛泽东、彭德怀和第九兵团自己在分析判断敌情和指挥部署上带来了误导。

 

11月8日,志司做出部署:第九兵团(欠二十六军)以一部在旧津里以南布置阻击阵地,主力在西南和东南,力争先歼灭美陆战1师2个团,然后视情扩张战果。二十六军暂留厚昌江口地区作为兵团预备队。

 

13日,根据毛泽东来电,志司又决心将美陆战1师两个团引诱至旧津里、长津一线歼灭之。

article_img

 

 

15日,美陆战1师进至下碣隅里。同日,二十军进至南兴洞(长津湖西侧)为中心的集结地域,开始进行战前准备,并以59师176团和89师267团接替42军在长津湖地区防务。

 

17日,二十七军(欠94师)到达越上庄(长津湖北侧)为中心的集结地域,开始进行战前准备。四十二军完成掩护九兵团展开任务,向二十军移交完防务后于当晚开始西移,至20日到达旧仓地区转入休整,准备在西线作战。

 

article_img

 

23日,美陆战7团进占柳潭里,陆战5团进占新兴里。第九兵团侦察到的就是此时的情况,之后没有发现美31团战斗群从赴战湖方向西移至新兴里,二十七军对此是有责任的,对自己的侧翼漠不关心。

 

23日,中央军委和志司的指示是:

 

以1个师击破社仓里韩军1个团后会同另1个师迂回至黄草岭一线设置阻击阵地,其余部队围歼美陆战1师2个团。

 

东线较为独立,自主权较大,根据情况,宋时轮决心:

 

首先歼灭柳潭里和新兴里的美军2个团,接着再歼灭下碣隅里的美军,最后转移兵力围歼美陆战1师和美7师敢于北上增援的部队。二十七军负责正面攻击柳潭里和新兴里,二十军负责迂回穿插分割柳潭里、新兴里、下碣隅里和古土里的美军;二十六军还是暂留厚昌江口地区。

 

具体部署为:二十军59师攻占柳潭里至下碣隅里沿线要点,切断两地联系,并从南面攻击柳潭里;58师从东南西三面攻击下碣隅里;60师切断下碣隅里与古土里的联系,并从北面攻击古土里;89师以1个团协同59师攻击柳潭里,主力2个团在柳潭里以西展开,保障59师遂行任务。二十七军79师从北面攻击柳潭里;80师配属81师1个团攻击新兴里;81师主力2个团在赴战湖展开掩护左翼。

 

后来,因为之前没有考虑右翼的敌情威胁,又根据志司的命令,所以后来改变了89师265团和266团的任务,让这两个团赶到社仓里掩护右翼;又命二十六军前出长津地区,准备围歼可能西援的美7师部队,并准备继续向东发展进攻(26日)。

 

这个部署就为后面的战事打好了伏笔。后面结合其他问题一起来说。

 

四、之前简单提过的轻敌问题。第九兵团这可不光是轻敌,是严重轻敌,是从上到下弥漫的情绪。当时第九兵团普遍的想法是,去朝鲜,带那么多东西干嘛?带管牙膏,用掉一半,就可以回来了。而朱德在10月29日亲自赴九兵团作动员会时,甚至指出“万一不能把美国打回去,九兵团就要留在朝鲜打游击,所以各项准备工作必须扎实。”从第九兵团准备情况来看,宋时轮恐怕没这个意识,他们的各级干部也没听进去。这种情绪不可能是从下往上传染,只会是从上往下传染。其他野战军轻敌还好说点,第三野战军的部队有轻敌思想那是最不应该的,一年前因为轻敌,金门战役失利,9000多人全军覆没,这么惨痛的教训就在眼前,难道第十兵团的深刻教训第九兵团就可以无动于衷吗?

 

因为轻敌,就带出来很多问题。也结合最后一个问题一起讲。

(未完待续)

——————————————————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这才是战争”原创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ID:xiaoxiongchumo123

 

article_img

 article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