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国内

平阳民办教育“三十而立”

article_img
 

平阳分社记者 金珍杰

2017年,平阳民办教育已经走过整整三十个年头。平阳民办教育从改革开放之后,就在温州乃至全国占有“一席之地”,成为温州民办教育的“金名 片”。经过整整30年的发展壮大,从像浙鳌高中这样单体发展的第一阶段过渡到以新纪元等教育集团方式扩张的第二阶段。如今现代化民办教育园区建设已经成为 平阳民办教育发展第三阶段的“新领航者”。

平阳现代化民办教育园区是平阳县在新时期民办教育发展模式探索中的一次先行先试,是全省首个民办教育集聚区。该园区坐落于平阳县北大门——万全镇, 整个园区一期规划500多亩土地,计划投资10个亿。目前,已有5家学校入驻园区,其中建兰学校和行知幼儿园已建成投入使用,佳诚高中和东方幼儿园处于在 建阶段。同时,园区内的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平阳分院项目将于2019年计划投入使用。整个园区建成后将新增班级240多个,向社会提供优质教育学位近万个。

从个体民办到现代化民办教育园区

从九十年代末,平阳民办学校主要是像浙鳌高中这样的单体发展,从建校到现在22年,培养了近2000名“211”学生,其中北大和清华学生7名,成为民办学校这股热潮中的佼佼者,也成为“学在平阳”教育品牌的“顶梁柱”。

为全面打响“学在平阳”品牌,全力打造温州南部教育高地的宏伟目标,平阳以新时代民办教育园区试点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民办教育的优势,开创新时代民办教育的新模式,助推平阳民办教育质量“新高度”。

现代化民办教育园区通过建园区发展教育的方式,以土地集约形式,保障民办学校有地可用。从逐个学校建设市政配套变成统一一体化统筹设计,实现学校安 全保卫设施、绿化环境等共建共用,有效地降低政府公共设施投入,减轻政府财力压力,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同时,该园区还解决了单个学校无法解决的教育资源要 素集聚问题,实现教师人才、学校生源流动的集聚和共同培养。

在教育资源方面,该园区吸引了平阳及县外最优秀的民办教育资源,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高、职高各个阶段的学校,教学资源高度集中,让老百姓在 家就能享受优质的教育,可以自由地选择不同的学校就学。另一方面,通过园区的优惠政策和集聚优势,吸引了像坤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 域,展开校企合作,打破了优质教育资源落地资金要素的制约。

该园区还依托现代科技成果,借助云端、智能设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产物,将种类教育数据进行整合、分配和共享,以智能化为切入点,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教学,实现智能化教育。

平阳现代化民办教育园区的打造,一直秉承着“包容开放、走向世界”的理念,通过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与世界接轨,从单体多功能扩展转向共享性、开放性办学,真正实现平阳从个体民办到现代化民办教育园区的跨越。

从“民”校到“名”校

“全国民办教育看温州,温州民办教育看平阳”,这是社会各界对平阳民办教育的肯定。经过整整30年的发展壮大,在全国各地都有平阳民办学校的身影, 像新纪元、爱绿等教育集团在上海、杭州等一线城市都打响了民办教育的“招牌”。平阳的民办教育已然成为温州市的一张“金名片”。据统计,平阳六大教育集团 在全国各地共创办了70多所学校。

2017年,平阳已经连续十二年获得温州市高考第一段上线率“冠军”。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和平阳的民办教育分不开的。全县现有的208所各级各类学校中,民办学校就占了109所。秉承着从“民”校到“名”校的态度,平阳的民办教育涌现了一批像建兰中学这样优质的民办学校。

建兰中学是园区内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传统概念上从小学到初中全学段)。在学校文化创建上,全力营造以“兰文化”为主题的环境文化氛围。在育人模式 上体现为“全人适性教育”,旨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关注全面发展,确保每个学生适性扬才。在校园师资配置上,建兰学校全力追求拼优拼先,原杭州上城区教育 局行政审批科科长、名校长陈飞出任校长,原杭州建兰中学书记张斌受聘担任教学顾问。学校还聘请沪、杭知名教育专家组建导师团指导办学,共享沪、杭优质教育 资源,打造高标准、高起点的民办学习,提升了当地的办学层次。

截至目前,学校一期已启用40亩土地,开发29个班级,配备165名教职员工,共接纳1052位学生。学校二期将在2018年春季投入使用,届时将开放60个班级,满足昆阳万全乃至周边县市2400多名学生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