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洎简介
刘洎简介提到刘洎字思道,是荆州江陵人,即今湖北江陵,担任过唐朝的宰相,是南梁都官尚书刘之遴的曾孙子。刘洎出身在南阳刘氏,隋朝末年,曾担任萧铣政权的黄门侍郎,后来他归顺唐朝后,担任过南康州都督府的长史、给事中、黄门侍郎等,向来以直言进谏而闻名。
刘洎画像
贞观七年,刘洎被授予为给事中。贞观十一年,刘洎又担任了治书侍御史。贞观十七年,他被授予为散骑常侍。同年四月,太子李承乾被废黜,刘洎和岑文本一起支持魏王李泰,而长孙无忌却支持晋王李治。最终,唐太宗立李治为太子。五月,刘洎上书道:“太子应该勤学善问,对老师朋友友善。但是现在太子只要进入宫闱,动不动就是十天半个月,辅导东宫的大臣们,很少可以与太子应对答问,希望陛下能控制一下对子孙的怜爱,遵照以前的规章制度,这就是天下的大幸啊。”于是,唐太宗让刘洎、岑文本、褚遂良以及马周等人,轮番去往东宫,与太子谈论政事。
贞观十八年,刘洎升迁为侍中。当时,唐太宗要求大臣们共同指出自己的过失。长孙无忌、李绩、杨师道等人都说:“陛下并没有过错。”而刘洎却说:“最近大臣们的上书,凡是不符合陛下心意的,陛下都要当着他们的面,各种责备,上书者们没有一个不惭愧退下的,这样的做法,恐怕不能让大家敞开心扉进言啊。”唐太宗回答道:“你说的很对,朕一定会改的。”
刘洎 李世民
刘洎出身在南阳,隋朝末期的时候,曾经担任萧铣政权的黄门侍郎,归顺唐朝后,担任南康州的都督府长史、尚书右丞、黄门侍郎,因为直言进谏著称。那么刘洎 李世民之间的故事是怎样的呢?
李世民剧照
贞观十七年,即643年,刘洎被授予为散骑常侍,后来又被升职为银青光禄大夫,之后又被升职为加上护军。同年四月,太子李承乾被废除,刘洎和岑文本支持魏王,但是长孙无忌却支持晋王。唐太宗最终立了李治为皇太子。
贞观十九年,即645年,唐太宗亲自征伐高丽,命令太子李治在定州暂管朝中上下一切事物。刘洎被唐太宗任命为检校民部尚书,同时担任太子的左庶子,和高士廉、马周一同辅助太子。唐太宗快出发的时候,再三叮嘱道:“我现在带兵去高丽征伐,令你辅助太子,整个国家的安危都靠你了啊。”刘洎回答说:“陛下不用担心忧虑,如果有大臣犯罪,我会立即诛罚他们。”唐太宗听了之后,觉得他狂言乱语,告诫他:“皇帝不谨慎就会失去臣子,臣子不谨慎就会带来杀身之祸。你的性格刚正,一定会因为这样的性格遭遇祸害,所以你应该慎重办事。”
唐太宗曾经在玄武门设宴邀请三品以上的官员参加,并且亲自提笔作了一篇飞白书,大臣门都趁着兴致争抢。刘洎跑到唐太宗的座位上,等到太宗一写完,就立刻从他的背后伸手抢夺。群臣上奏道:“刘洎擅自登上皇上的御床,按道理应该被处死。”唐太宗大笑道:“以前听说婕妤辞别辇车,今天看见刘洎登上御床。”因此并没有对这件事加以追究。
刘洎是褚遂良陷害死的吗
刘洎在册立太子这件事中,支持魏王李泰,并且在唐太宗东征时,辅助太子李治监国,同时担任太子左庶子。据历史记载,贞观十九年十二月,刘洎因为和褚遂良相处的不友好,被褚遂良诬陷,之后被赐死。那么刘洎是褚遂良陷害死的吗?
褚遂良画像
646年1月,唐太宗回到定州,但是在路途中却得病了,刘洎与中书令马周去看望他。褚遂良问起刘洎关于太宗的病情时,刘洎哭着说:“皇上患了痈疽病,实在是让人担忧啊。”褚遂良却向唐太宗污蔑道:刘洎曾说:“朝延大事没有什么好担忧的,只要遵照伊尹、霍光的方法,辅佐年少的太子,诛杀那些有异心的大臣,就可以了”。
不久之后,唐太宗病情康复,并向刘洎询问这件事。刘洎根据事实回答,中书令马周也替他作证,证明他的清白,但是褚遂良却坚持自己的说法。于是唐太宗赐死刘洎,让他自行了断。刘洎临死前,想要留下奏言,宪司却不肯给他提供纸笔。唐太宗知道这件事之后,把与这件事相关的许多官吏都关进了监狱。
显庆元年,刘洎的儿子刘弘业上书给唐高宗,想替他的父亲鸣冤,说父亲是被褚遂良诬陷的。唐高宗询问他的心腹,乐彦玮说道:“如果陛下您真的替刘洎洗刷罪名,那岂不是说先帝滥用刑罚吗?”于是唐高宗将他的复议事件压制了下来,不再提这件事。文明元年,武则天下诏恢复刘洎的官职,他的冤情才得以洗刷。
延伸阅读:刘洎是褚遂良陷害死的吗 对刘洎的评价 刘洎的简介 刘洎的历史评价如何 关键字:李世民 责任编辑:guanhuimin相关阅读:
你见过200斤以上的逆天颜值大美女 为什么《暴走大事件》越做越差,是 穿军装最美的十大女明星都有谁? 《新闻联播》那些“退役”的主播们 明星们都有哪些尴尬的瞬间? 50年代的女星谁最漂亮? 成龙究竟知道什么黑幕? 赵本山捧红的那些人如今都混得如何 窦唯的现状究竟如何?真的像媒体报 梁宏达现在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