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省考古学会主办的2017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在宁波揭晓。我市永嘉坦头唐代瓯窑遗址成功入选2017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成为今年8个项目中的一个。
自2015年“浙江考古重要发现”首次评定以来,我市每年均有项目上榜,其中,温州古城址入选2015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温州苍南海防城址勘探入选2016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
2017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评选会现场
在全省众多考古发现中脱颖而出,我市这些考古发现,能成功上榜“浙江考古重要发现”,凭的是什么?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实物,用别样方式感受温州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轨迹。
2017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
永嘉坦头唐代瓯窑遗址
永嘉坦头唐代瓯窑遗址出土标本
永嘉坦头唐代瓯窑遗址位于温州市永嘉县三江街道龙下村,这里是楠溪江入瓯江口,也是瓯窑的重要分布区。坦头窑址是唐代瓯窑遗址中极具典型性的窑址。在此次考古挖掘中,揭露出龙窑炉以及丰富的作坊遗迹、祭祀遗迹,出土了大量高质量青瓷器、各种类型的窑具等。

此次考古取得了多个首次发现——
首次完整揭露唐代瓯窑窑场,理清了窑场的基本布局、窑炉的完整结构等窑业基本信息;首次在窑址上发现了丰富的祭祀遗址,包括火炕坑、器物坑、挡墙与石砌地面等;首次较全面地揭露了唐代瓯窑产品的基本面貌与特征:胎釉质量上乘,面貌上以浅白的胎体上施以各种彩绘瓷为最具特征,在国内同时期的窑业中独树一帜;首次在上林湖以外地区发现了用釉封口的瓷质匣钵以及部分可以与秘色瓷媲美的高质量青瓷;首次在窑址中发现纪年标本,为唐代晚期瓯窑产品确立年代标尺;首次发现唐代“官作”字样:一件匣钵上发现“余王监”三个字,一件瓷碗上发现“官作碗”等多个字样,对于整个唐代窑业管理制度的理解具有指向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