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使用过的老式电话机是什么垃圾”“破碎的镜子是可回收垃圾吗”“报纸、杂志、旧书本是什么垃圾”……昨天上午(11月28日),“垃圾分类,全家总动员”系列活动在市区大南街道马鞍池社区汇车桥公寓启动,现场不仅开展了首堂“垃圾分类”社区宣讲课,还启动了“垃圾分类温州卷”的微信在线答题。截至当天17时,共1368人达到80分以上,获得抽话费机会。
在启动仪式上,5组四分类智能分类箱正式在汇车桥公寓投入使用,居民代表赵小平阿姨进行了“第一投”,将垃圾袋上的二维码对准智能分类箱的扫描器后,智能分类箱的盖子自动打开,绿色垃圾袋投入易腐垃圾桶,灰色垃圾袋投入其他垃圾桶。
据悉,这类智能分类箱采用“一户一码一卡”制,社区将为每户居民分发垃圾分类二维码贴纸和商品积分兑换卡,居民将分类好的垃圾装入垃圾袋,并在垃圾袋上贴上二维码,然后扫码投放到相应的箱体内,智能分类箱会自动称重,居民获得相应的积分,积分可用来兑换相应的生活用品。
鹿城区大南街道办事处主任黄存伟介绍,目前智能垃圾桶已在大南街道7个小区(包括汇车桥公寓)投用。大南街道共有78个封闭小区,下一步,大南街道将全域推行垃圾分类智能化改造并投入使用,预计明年实现全覆盖。
除了智能分类箱之外,现场还启动了“垃圾分类温州卷”的微信在线答题,市民通过答题得分80以上,有机会抽取50元话费。此外,首堂垃圾分类社区“宣讲课”也在马鞍池社区开课,50余名社区居民现场学习垃圾分类小知识。
温州市妇女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即日起,“社区课堂”将在鹿城、龙湾、瓯海三大中心城区展开,选择“垃圾分类”基础较好的社区,在明年三月底之前,先行安排十场“社区课堂”垃圾分类知识宣讲课,力求将“垃圾分类”思想意识、相关知识,传送到千家万户。
此次活动是由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妇联、温州日报报业集团、鹿城区大南街道联合主办。
来源:温州晚报
记者:傅芳芳